9月5日至6日,非洲三国总统先后访问湖北。湖北与非洲之间,有哪些故事?一起来看今天的《打造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毛里塔尼亚:与湖北共圆发展梦
毛里塔尼亚与湖北的友谊之树,很久之前就已经种下,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这棵友谊之树,更加生机勃勃。
(点击观看视频)
筑巢引凤助力基础建设
说起毛里塔尼亚,64岁的湖北老人熊传忠一点都不陌生,27年前,他与三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援毛技术组,援助当地建设氧气站。在这之前,当地工厂焊接、切割时所用到的氧气,都需要从法国进口。
湖北省制冷学会前会员熊传忠:中国人在那里援建了一个体育场,包括我们武汉的武船,他们也参加这个项目。当时我们的氧气站就在这附近,每个小时出50个立方(氧气),他们就不用进口,自给自足了。
(图为熊传忠向记者展示老照片)
熊传忠在毛里塔尼亚呆了一年多,每每想起这段经历,熊传忠总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
湖北省制冷学会前会员熊传忠:这照片是我们中国在60年代就援建的一个码头,一般人是不准进的,我们去就是畅通的,他知道是中国使馆的车,其他国家的车就不行。
授之以渔输出技术人才
在农业领域,湖北共向毛里塔尼亚派遣两批、共12人次的农业专家,开展农业南南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毛里塔尼亚人来到湖北。在中国地质大学丝绸之路学院,学习经济管理学的毛里塔尼亚留学生戴乐,就正在准备他的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戴乐:我的论文题目就是说太阳能,它对当地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这几天,戴乐看到新闻中说中毛两国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合作,他准备回国大展拳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戴乐:现在的打算也是回国,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他们肯定更需要那种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文化的人。
在戴乐所在的丝绸之路学院,多名留学生中40%来自非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袁江:需要大量的特别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也是根据这个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来往频繁互促经济发展
在经贸领域,湖北与毛里塔尼亚的交往也在快速升温。在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刚刚下线的绿茶即将运往毛里塔尼亚。
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建军:我们在毛里塔尼亚开设了专门的大洪山茶叶品牌专卖店,已经覆盖了当地80%的区域。
今年前七个月,湖北与毛里塔尼亚货物进出口总值为.4万美元,同比增长.4%。
几内亚:纸币图案见证中非情结
湖北与几内亚,因水电而结缘,在湖北建设者的帮助下,昔日的“西非水塔”正在变成“西非电塔”,几内亚进入能源自给自足时代。
(点击观看视频)
记者杜瑞雪:我手上这张图,就是西非国家几内亚央行发行的面值为2万法郎的新币,其背面图案为中国水电公司在该国建设的凯乐塔水利枢纽项目。为了让人民不忘中国情义,几内亚政府特意把水电站图像印在纸币上,这也是中非合作改善民生的最好见证。
(图为几内亚2万法郎新币)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水资源丰富,有“西非水塔”之称,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缺乏,水电项目一直未能上马,国家电力短缺。年8月,中国三峡集团与几内亚政府达成协议,以总承包的方式承建凯乐塔水利枢纽项目。项目被列为几内亚的“总统工程”。
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如军:比原计划提前半年投产,凯乐塔水电站投产之后,让几内亚的全国总装机翻番,惠及的人口达到了万。为了感谢企业对这个项目所做出的贡献,几内亚政府特向三峡集团颁发了“国家荣誉勋章”。
(图为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效果图)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帮助和中资企业的资金支持下,年,堪称几内亚“三峡工程”的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与几内亚政府以PPP模式合作开发,成为西非首个践行“投贷结合、建营一体”思路的水电站项目。
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如军:我们占股49%,几内亚政府占股51%,将由我们组成合资公司对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苏阿皮蒂项目的操作模式,正是习总书记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主旨演讲中所提倡的,投建营一体化操作模式非常生动的一个实例。
除了项目合作,从年开始,三峡集团每年在几内亚举办水电技术培训班,至今已有12期。这几天,几内亚苏阿皮蒂项目参训的30名学员,已经完成了14个月的理论学习,即将走进水电站进行三个月的实习。
几内亚苏阿皮蒂项目参训学员唐波:我们在电站运维管理和实习操作等学习后,将更好地为几内亚水利水电事业服务。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中非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
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文编辑:杨帆
本期主编:苏逸冰
赞赏
长按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dqh/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