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春节特辑看阿拉伯人眼中的春节


从初二到初七,小骆驼阿拉伯语将特别推出「春节特辑」栏目,每天一篇,分别从「吃」「住」「行」「看」「商」「俗」六个方面,全方位为读者们展示阿拉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让各位读者在享受新春佳节欢乐气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远方古老的阿拉伯文明和文化~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温暖名片。春节蕴含的「家庭团聚」,「辞旧迎新」等理念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追求。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春节走出国门,「中国年」逐渐成为「世界年」:美国纽约市设立春节假期,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将春节庙会列为「布市庆典系列活动」等等。

阿拉伯国家也不例外,年春节,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里发塔开启春节灯光秀,埃及开罗塔也身着中国红。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春节,正追随着「一带一路」的印迹,在阿拉伯世界焕发勃勃生机。阿拉伯人眼中的春节也会随着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而日新月异,两个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也将在崭新时代的海洋中沧海共渡,一苇同舟,实现更多的交流与和合作。

图片/tuku.cn

小时候,我眼里的春节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生的太阳亲吻着去年的积雪,像是一片纯白的海,泛着粼粼波光。红纸黑字的春联,平平仄仄的韵脚,一撇一捺地勾勒出期盼与喜悦。还有吃了一颗又一颗的糖果,数了一遍又一遍的压岁钱,和那除夕熬夜到凌晨三点,在日记本上悄悄写下的新年心愿。

长大后,我眼里的春节是「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当异乡的温度骤降,北风送来寒冷的信笺,我就开始想念故乡飘扬的雪,想念那片白山黑水和莽莽平原,想念童年的天真岁月和一直等待我的袅袅炊烟。我开始懂得,有一种目光叫望穿秋水,有一种信仰叫归心似箭。

到最后,我眼里的春节或许是「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光阴旋踵,韶华若梦,只托鸿雁遥寄忧思千绪,只饮浊酒遥祝故乡万里。剪不断的是消逝,停不下的是行走,惟愿不负青春芳华,不负峥嵘岁月。

你眼里的春节又是什么样的呢?

采访/阿力,阿泽,孙雨,阿巴斯出镜/胡达(阿尔及利亚),阿西娅(阿尔及利亚),张飞(埃及),达利(毛里塔尼亚),孙雨(埃及),拉巴特舍拉废墟公园偶遇的青年们(摩洛哥)视频编辑/阿巴斯

关于作者

封面图片/搜狐网

文本审校/森黎君

责任编辑/甜不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dqh/18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