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欧亚非摩托洲际穿越
沙漠的热停顿了
夜的寒慢慢袭来
借着昏暗的灯火
我写着日记
记录着简短的经历
为了梦想
我走进沙漠
体会了无人烟
认识荒芜一人
没了城市的繁华
熙熙攘攘的人群
心开始平静
不再浮躁
开始思索人以及人生
沙漠是磨人的
不只是热与冷
更有无声的流动
像幽灵般无处不在
恐惧的是不在群体中
无由的怕,没有具象
沙漠的风不像风
像某种力量
柔柔的却巨大
从每一粒沙子中
我搜寻曾经的过往
曾经的汇聚与飘散
我并未走出沙漠
我依然在沙漠中回旋
一如在生命中回旋
但我有方向
行动就在脚下
每一步的跨出
都是理想的走向
沙漠中一人
一骆驼
远远的走出蜿蜒的线
从这边延伸到远方
风,又起了
淹没了印记
但远方的我
依然前行
我的心思总是被多感的文字给抛露,要知道,再这样浑天漫日的滚滚风尘中,认识了Jose(荷西)是一种如何的感觉?好如他乡遇故知,又或者久违重逢的朋友...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他,毕竟之于我的旅行,哪怕短短几日,也足以回味。他来自于西班牙帕尔马,西班牙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距离西班牙本土的瓦伦西亚不远。是一名卡车司机,从事着帕尔马到巴塞罗那的固定货运路线,每年在十一月期间有为期一个月的假期。47岁,未婚,无小孩,摩托车旅行成了他唯一的爱好,年他买了这辆凯旋Tiger拉力车,行驶了公里,已经第四次到这里了,每一次的终点设在马里,往返25天左右,回家后休息几天开始继续工作。就在昨日,他给我发信息,已经安全到家了,后天就要返回岗位工作了,让我一路给他平安的消息,明年他希望到成都来找我,他说很珍视我与他之间的友谊。因而,他的名字会频繁的出现我后面的几篇游记里,同样,我们能成为朋友让我也很开心。
由于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走这条线路了,所以我打算跟着他走,除此之外他也给了非常多关于毛里塔尼亚路上的信息,对我帮助非常大。从达拉赫离开到边境大概有公里,他一直在前面骑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跟在后面,我视野范围内除了一望无际的荒漠,多了一个他骑行的背影,在风的作用下,地上的沙在空中飘动着,打在身在无处不在。出发前,他有告诉我,距离边境50公里的地方有个可以吃饭的地方,像个度假村,很不错,当时,我的确抱着有些怀疑的态度,毕竟在这样的地方,若是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很难说服人相信。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只是荷西所谓的度假村其实就是个住宿地,有餐厅,宽敞的休息区域,还有无数在这条路上的充满理想行者的印记。
其实,对西撒哈拉边境我是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在心里的。因为在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之间有一个段两公里长的地雷阵,这是曾经西撒哈拉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隐患,当初下面埋了上万颗雷,在时间的作用下,风沙早已这些地方完全覆盖,导致根本无法判别。因而在战争结束后,已有许多无辜的生命葬身于此。
我的好奇出于地雷阵这样的情景,也许是生于和平盛世,对世间疾苦总是充满了解的渴望。到了边境,摩洛哥这边非常顺利的办理好了出境手续。毛里塔尼亚那边的混乱我早已有耳闻,一踏出西撒哈拉的国界,无数的人上前来找你换钱、带路、SIM卡等,场面极其混乱,心想荷西已经几次走这里了,跟着他应该没问题,因而一个我都没有理会。没几步路后,就进入了传说中的地雷阵,看过之前几篇中国开车到非洲的游记,有些请了向导带领穿越雷区,怕走错了,命丧于此。
我就在荷西后面,小心翼翼的财富这他车轮压过的痕迹,即便如此,也是让我满头大汗,不敢一丝的走神和怠慢,不知道真假,但说不定分毫之差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我们不死圣人,面对生死,不可能如此从容和淡定。仅仅两公里的路,像似走出了一个新生,到了毛里塔尼亚国门,停下车抽了支烟,镇定的回望着刚刚过来的路,随处可见被地雷炸毁的废弃汽车。
方才回过神,就来了一大串换钱和帮你办事的人,按照顺序,先是检查签证,其实已经可以在边境办理落地签证了,40欧元,然后办理车辆通行证,10欧元。最后是警察检查验收,总共三道手续,差不多一个小时可以搞定,没想到我的速度还比荷西快了许多,他因为需要做签证耽误了一点时间。
毛里塔尼亚的第一站定在努瓦迪布,毛塔第二城市,海港城市。来到毛里塔尼亚,之前在摩洛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努瓦迪布的雷姐,和雷姐取得联系后,到努瓦迪布便直奔雷姐家,再努瓦迪布这样的地方看到中国人本身就无比亲切,加之雷姐家中浓浓的中国味,让我在舟车劳顿后感到无比放松。
不仅如此,雷姐让我和荷西住在她的家里,还特地更换了床单,被套,晚饭也是浓浓中国味,饭后雷姐的妈妈又热情的泡上了中国茶,屋里还有传统的四人机麻,决战天亮[偷笑]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受到如此的待遇,雷姐却分文坚持不收,说我们出门在外不容易,十年前中国的环球旅行者来到雷姐家,于是雷姐也成了毛里塔尼亚家喻户晓的热心姐姐,为旅行者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由衷感谢。
不过,被誉为毛塔第二大城市的努瓦迪布,其落后程度可谓是让人难以想象,城边全是简易的漏棚,沙漠旁的牧羊人,我录了许多视频,由于内容太大,网络不好,难以上传。
不仅如此,毛塔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加不到汽油,除了努瓦迪布和努瓦克肖特这样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可以找到Total加上汽油,其余地方几乎是很难找到的,因为毛国几乎是柴油车,没有汽油车。这一情况荷西早已告诉我了,然而又向努瓦迪布的华人确认了,的确如此。
从努瓦迪布到首都努瓦克肖特公里,途中一半距离地方只有一个小镇,其余都是不毛之地,镇上现在有两个加油站是唯一可以补给的地方,没有选择。我的油箱满的情况下可以行使公里的样子,荷西的车只能行使公里,他带了一个5L的油桶,也走不了几十公里,对于这样的跨度几乎没用。一口气骑了多公里,到了这个地方,没停过一次车,喝过一次水,到了之后,结果却不尽人意。
两个加油站距离大约十几公里,都去看了,没有汽油,这种半道上,即使标注了有汽油的加油枪,几乎都是干的。这让我们感觉遇到了麻烦了。在我们万般无奈焦急等待下,看到一个德国牌子的房车也到加油站加柴油,看到我们两个骑摩托似乎有些麻烦,这位德国朋友主动询问需要什么帮助,在告知了具体情况后,他坦然表明要把后面随车带的摩托里的汽油放给我们,虽然只有7升,但这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当我不断为止感谢时,他说他喜欢任何一个在路上的旅行者,有什么问题就应该相互帮助,谁说不是呢。当他得知我是从中国骑摩托到毛里塔尼亚后,虽然放油非常麻烦,但他如何也要把油抽出来给我,无比感动。事实上,这七升油是如何也到不了努瓦克肖特的,我们还是必须要找到更多的汽油,不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让旅行变得更加深刻。他们是一家三口,儿子九岁,卡车已经三十五岁了,还带了一辆他爷爷给他的自行车,从德国出发开始为期13个月的旅行,非洲终点到冈比亚,然后一个月后飞去加勒比地区的巴拿马待半年,再回来冈比亚开车回德国。不得不说,这的确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之后,似乎有个当地人看出了我们的西斯,找了个会西班牙语的毛塔人找到荷西,说是可以帮我们搞到20升汽油,但是需要付50欧,相当于正常油价的两倍,这个时候除了接受别无选择,我让荷西问他可以付当地货币乌吉亚吗,他说10乌吉亚,折合32欧元,我也不知道那个人怎么算的,那我们肯定付乌吉亚更划算,不过需要我们骑回去十公里的一个房子里加,他为我们联系好。至此才把油加上,解决了根本的问题,剩下的公里,更是一口气没停骑到了努瓦克肖特。
不得不说的是,从摩洛哥TANTAN开始,一直到毛里塔尼亚结束,一路上的警察不计其数,每一次都必须停车接受检查,登记车辆,护照,签证信息,每一次都要耽搁不少时间,后来各自告诉了我一个好办法,在电脑上做好一个表格,涵盖所有他们需要的信息,去打印店打印许多出来,直接每次给纸条就行了。今天试了试,果然方法奏效,检查时间往往两三分钟就搞定,方便了无数倍。
到努瓦克肖特,真是不敢相信这是一国之都,心中不禁感慨,我们身边的人生活是一个多么幸福的环境,而我在努瓦克肖特住的地方,晚上睡觉衣服裤子都不敢脱,可想而知。虽然这一路过来也很艰难,但是这几天有了荷西的同行,似乎许多问题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了,有了个朋友,伙伴在身边,总是让你踏实。
谢谢你,我的朋友。
我的梦想你的愿望义捐油费
我在风尘中追赶你在红尘中遥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白癜风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lwz/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