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海之滨到大西洋东岸,新冠疫情在北非多国加速蔓延,对于生活在苏丹、南苏丹、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国的中资企业员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来说,面临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
年6月5日,中国政府援苏抗疫医疗专家组在驻苏丹使馆协调下,与驻南苏丹、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使馆举办了一场横跨非洲大陆的视频连线,云上驰援三个北非国家。针对四国疫情的共性问题,向援南苏丹、援毛塔医疗队,以及三国的中资企业员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讲解热带沙漠地区的防疫抗疫知识,为广大同胞送去暖心指南,实现了专家组同北非国家侨胞连线的全覆盖。
驻苏丹大使马新民、驻南苏丹大使华宁、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张建国出席连线活动并先后致辞,感谢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驰援非洲,雪中送炭,把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祖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带到海外公民的身边。
马新民大使代表驻苏丹使馆对由周林主任率领的中国政府援苏抗疫医疗专家组表示崇高敬意,对国家卫健委、重庆市委市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马大使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非洲疫情防控面临不少挑战。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驰援非洲,彰显了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兄弟之情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医疗专家组雪中送炭不仅为非洲兄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抗疫诊疗经验,也为中国同胞带来了党和国家的关爱和温暖,带来了专业防护知识技能,让更多同胞手足感受到“祖国母亲在身边”。马大使表示,南、北苏丹本是一家人,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与苏丹是兄弟国家。今天北非四国的中国公民在线相聚看似是偶然的约定,实则是必然的重逢。
华宁大使代表驻南苏丹使馆和广大在南中国同胞对驻苏丹使馆和援苏抗疫医疗专家组举办此次视频交流会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华大使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中国政府派出援非抗疫专家组,帮助非洲国家加强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有效增强了非洲国家抵御疫情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他强调,两苏一衣带水、唇齿相依,面对共同的疫情挑战,双方患难与共、命运相连。当前南苏丹疫情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医疗等多种因素,南疫情防控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面对困难挑战,中国驻南使馆和在南同胞团结互助,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此次中国专家组视频指导在南中国企业侨胞抗疫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非中国公民的关心爱护,有助于增强大家抗疫的信心和能力。
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张建国也出席了远程视频会议并致辞。驻毛塔使馆王健政务参赞,席威经济商务参赞,援毛医疗队,在毛中资企业,华人华侨等30余家企业及人员在线参会。
连线活动中,专家组袁喆教授首先就新冠肺炎的预防做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冠病毒的主要特性,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典型症状、预防手段和消毒措施。袁教授解释说,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在人体之外难以长时间存活,高温、酒精、紫外线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另外,保持室内通风可以降低病毒的浓度,也十分必要。
之后,陈穗芬、缪智丰两位澳门专家在视频会议屏幕前为大家实操演示洗手的正确步骤、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以及如何保持社交距离,倡导大家打喷嚏时以手肘掩盖口鼻,掌握文明的“呼吸道礼仪”。针对部分同胞可能面临的物资短缺的情况,澳门专家特别讲解了重复利用医用外科口罩的小窍门。
互动交流环节中,专家组副组长郭述良教授结合国内采取“临床诊断”的经验,指导中资企业如何在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来判断员工是否感染。医院任毅教授介绍了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排毒汤等中医方剂在缓解干咳、发热等新冠症状中的作用,并特别提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连花清瘟胶囊只适用于轻中症患者的治疗,并没有预防的作用。重庆医院江德鹏教授细致区分疟疾、伤寒、霍乱等常见病和新冠肺炎的不同症状,他指出,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是新冠肺炎区别于另两种疾病的主要特征。
最后,周林组长作总结发言表示,“预防胜于治疗”,面对新冠肺炎,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但不必要因此过度恐慌。要在战略上轻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就个人而言,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部清洁,提高免疫力,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就企业而言,要因地制宜做好人员管理和防护物资储备,对于疑似感染者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避免造成群体感染。
会后,专家组还分享了防疫知识课件。在地区国家同胞纷纷点赞感谢,表示此次交流会专家来自抗疫一线,实地到访非洲热带地区,对防疫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大家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觉运用有关防疫知识,强化防范举措,筑牢疫情防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lwz/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