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中非合作I杂交水稻在非洲


来源:致达非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于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部长发来一封函,对袁老先生的去世表达深切的悼念。

杂交水稻与非洲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袁隆平不仅自己在中国研究杂交水稻,还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80年代至今已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并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而最先的范例则是在法语非洲的一个岛国-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人口万,约85%的人都从事农业生产,但是粮食还是不能自足,依然有万左右的人口面临饥荒。只要马达加斯加全国杂交水稻面积推广达到15%,就能实现大米自给。我国援助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种子,马达加斯加政府交给了该国的农民种植。中国农业技术专家赴马达加斯加对杂交水稻种植情况进行了抽样测产,最终得出的数据为每公顷10.8吨,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对于当地来说是惊人的高产,因为马达加斯加当地水稻的产量仅为每公顷3吨左右。这对马达加斯来说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这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本国的饥荒问题,对整个非洲来说也是一福音。年的一次水灾,当地的水稻都倒了,只有中国的杂交水稻屹立在那里……杂交水稻也被印上了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00元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而后,团队走出了马达加斯加,在非洲的16个国家都种上了金黄的稻穗。中国先后向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加蓬等国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此外,中国企业也在坦桑尼亚、卢旺达、多哥等国投资建设了杂交水稻试验基地。一粒种子,一世情怀,只有心怀人类的人才能这么无私,只有对人类有悲悯的人才能这么坚持。致敬袁老。袁隆平:我有两个梦想(法语字幕)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lyjd/95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