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为更多人送去健康和光明一支中国医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为更多人送去健康和光明”——一支中国医疗队的“丝路心愿”新华社记者王作葵、郑冬睿、罗鑫、顾天成9月中旬,医院眼科副主任鲍永珍和同事们将再次踏上“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的行程,前往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对我们来说,这将是又一次践行承诺的旅程。”鲍永珍说。她依然清晰地记得,年,在另一个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百岁老人苏提夫重见光明后激动的神情。年4月,鲍永珍(左)在乌兹别克斯坦为当地患者做检查。新华社发“老人患有成熟期白内障、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同时合并青光眼,当时视力已经严重受损,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尽管面临高龄带来的风险,但在全面评估之后,我们决定为他进行手术。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她回忆说。当时,鲍永珍是“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赴乌兹别克斯坦医疗队队长。不仅如此,她还9次赴非洲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足迹遍布马拉维、吉布提、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我可能是中国参与援外医疗工作最多的眼科医生之一。”她说。“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组织实施。近年来,这一项目带着中国医疗团队、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与共建“一带一路”医院合作,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在年9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中方宣布,未来3年为本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例白内障手术。作为践行这一承诺的具体举措,今年4月,鲍永珍率领的医疗队再次来到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赢得当地医患的广泛赞誉,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地医务人员和患者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有些患者,一只眼睛四年前接受了我们的手术,特意等到这次我们来,为他们的另一只眼睛做手术。”鲍永珍说。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医生观摩侯宪如(右一)为当地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新华社发医疗队成员、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宪如珍藏着一件从乌兹别克斯坦带回的特殊礼物。这是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经过手术重见光明后,亲手为他缝制的一块坐垫。“这块坐垫做工精细,坐起来透气、舒适。在她看来,我们医生长期坐着工作,这样一块坐垫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疲劳。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让我非常感动。”侯宪如说。曾在俄罗斯留学多年的侯宪如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乌期间,他承担了大量与当地患者直接沟通交流的工作。“我用俄语向他们详细交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这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说。从仅六个月大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两次走进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医疗队共完成例白内障手术。除医治患者外,医疗队还为当地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培训。经过中国同事的指导,当地一些年轻骨干医生已能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显微镜主刀镜旁边有助手镜,他们通过助手镜能清晰地看到我开展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他们熟悉手术过程以后,就能由易到难、慢慢上手。”侯宪如说。今年4月,作为中方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的“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重要成果之一,中乌防盲合作中心在乌首都塔什干揭牌。中国医生不仅为当地留下了一批先进的诊疗和手术设备,还留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指出,各方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卫生医疗合作,推进中医药中心建设,开展草药种植及加工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如今,适逢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鲍永珍和侯宪如将与同事们再次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他们预计将在约两周内为吉尔吉斯斯坦当地患者实施约例白内障手术。“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对当地手术条件、人员等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周密安排后续手术的开展。”鲍永珍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这不仅是一次国际医疗合作,还是重要的中外民间交往活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她说,“国有界,医无疆。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们希望为更多人送去健康和光明,助力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130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