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医院订阅哦!
四月春风送暖,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将再一次站在历史的主场舞台,尽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情怀与担当。“一带一路”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正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铺展在世界面前。
丝路三万里,今朝启新程。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与实施,中冶集团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紧紧围绕国家对外政策、资源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重点布局双多边合作、互联互通及“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市场,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大突破、大提升、大跨越。近三年来,中冶集团新签海外合同额逾亿人民币,占领世界在建钢铁项目市场的63%的份额、足迹遍布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力量。
顺势而为,布局“一带一路”国际版图
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基于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就此启航,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国际合作的辉煌进程就此启动。
“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商机。截至目前,我国已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涵盖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未来10年,“一带一路”区域内基建投资需求更是将达到8万亿美元。同时,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等金融安排,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对中冶集团来讲都是非常难得的机遇,也更加坚定了中冶集团做强做大海外业务的信心和决心。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中冶集团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集团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不断从集团层面强化战略部署,强势拓展中冶国际版图。从年召开海外市场开发推动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海外业务整合、统一规划海外市场布局,到年突出强化国际化经营战略、破解海外发展困境,年牢牢把握海外发展大机遇、实现海外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再到年、年连续召开海外市场推进会落实“海外优先”战略、推进国际化经营迈上新台阶,中冶集团始终紧紧围绕国家对外政策、资源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以及国际基础设施市场面临的发展机遇,紧盯我国政府重点援助的国家市场,双多边合作、互联互通及“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市场,积极发挥集团总部、子企业和区域公司“三力合一”的优势,使海外业务成为中冶集团新一轮改革腾飞的新优势、新支撑、新亮点。
目前,中冶集团在境外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个驻外机构,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90个机构,占比达60%。海外重点布局西亚、南亚、东南亚、非洲、南美、俄罗斯和中亚六大区域市场,其中有4大区域涉及20多个国家处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框架之内。除涉足冶金工程与矿产资源投资之外,中冶集团还成功进入房地产开发、公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与光伏发电等多个领域,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锋队和有生力量,为带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
借势而进,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
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内政策的红利、“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动,为中冶集团“走出去”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作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中冶集团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不断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全力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同时,阔步向着“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新征程昂首迈进。
——冶金工程与非钢工程“并驾齐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冶集团立足国际前沿和冶金行业高端,用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通过EPC工程总承包、EP+SV技术出口和管理、O&M钢厂运营管理、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中冶集团带动大量钢铁产品和成套设备“走出去”,成为引领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推动者”、钢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主导者”、中国钢铁产业走向海外的“引领者”。
目前中冶集团承建的钢铁项目占世界钢铁市场的63%以上,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有冶金建设项目。台塑越南河静钢厂、马来西亚关丹钢厂、印度塔塔钢厂、印尼德信钢厂、文安钢铁马来西亚联合钢厂等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钢铁项目在中冶人的手中诞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新的标杆。
凭借着在冶金工程中积累的雄厚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中冶集团在做强做优冶金主业的同时,不断在“一带一路”沿线拓展基本建设与新兴产业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斯里兰卡国门第一路、毛里塔尼亚幸福三角洲公路、科特迪瓦边境公路、巴布亚新几内亚尤-亚公路、纳米比亚MR公路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中冶路桥品牌正在“一带一路”上闪耀;新加坡高端房建、马来西亚W酒店、科威特新城、柬埔寨金边SkyVilla豪华公寓等地标建筑相继落成,中冶房建品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巴布亚新几内亚红土镍矿、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阿富汗艾娜克铜矿等矿产项目持续发力,铸就了护航“一带一路”中国矿业的中冶力量。
——国外投资项目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兼收并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出口与对外投资导向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向西方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位并重的方向转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中企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打造一批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企业。对此,中冶集团始终坚持“两手抓”海外市场开发策略,即一手抓国外投资项目,一手抓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海外项目,将“一带一路”沿线新增项目尽最大可能揽入篮中,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得到极大提升。
在国外投资项目方面,一举中标文安钢铁马来西亚联合钢厂项目,合同额亿元,这是近两年海外单个合同额最大的冶金工程;第三次获得印度塔塔焦化合同,展现了在该领域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勇夺沙特住房部快装房项目全球第一标,为进一步承揽该“巨无霸”工程赢得良好开局。在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海外项目方面,近三年,中冶承揽的相关项目合同额更是达到了65亿美元,承揽了OPPO印度制造中心项目、印尼北苏海螺水泥项目、中埃曼凯纺织工业园项目、印尼德信钢铁项目等一大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开发成效。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双管齐下”。年初,中冶集团对海外市场重点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利用区域和综合优势,积极发挥集团总部、子企业和区域公司“三力合一”的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落地实施。
除了屡屡中标传统的东南亚和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冶赛迪在美国和欧洲、中冶南方在欧洲、中冶京诚在韩国,中冶焦耐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均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年1月12日,中冶集团第一次中标美国本土大型工程,与美国PDC资本集团就其在美国相关地区投资的养老地产工程项目签署EPC合作协议,合同额达5.5亿美元;4月28日,第一次成功中标新加坡地铁汤东线建设勿洛南站及隧道项目,合同额1.4亿美元,开启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新的一页。年10月28日,中国中冶与沙特国家住房公司签署沙特保障房项目一期工程合同;12月10日,中冶赛迪与GFG集团在澳大利亚怀亚拉市举行新建万吨钢厂可研报告合同签约仪式。年3月25日,中冶赛迪收到全球最大钢铁制造集团阿赛洛米塔尔的中标通知书,为其在乌克兰克里沃罗格厂的9号高炉大修提供设计及核心设备供货;4月15日,随着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韩国群山特殊钢公司的渣罐车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中冶重机”品牌特种车辆首次成功进军韩国。
——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共担在肩”。中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几年来,中冶集团在大力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持续创新发展、共铸世界未来”的社会责任理念,以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情怀,持续造福当地,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就业、环境保护、社区公益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交流,增添共同发展的新能量、新动力,为带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巴基斯坦山达克,为改善当地民生,中冶山达克项目团队专门购置了送水车辆,为附近5个村庄近位村民以及边防军、地方武装、警察无偿提供了安全卫生的生活用水,每年免费输送净化水、原水各3万余吨,每年花费约10万美元。同时项目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先后为周边的6个村庄安装了输电设施并免费供电;医院对周边民众免费开放,辐射周边数百公里地区;出资经营山达克小学,让附近余名孩子免费接受教育,目前小学已经升级成高中。中冶山达克项目作为中巴两国间友谊和经济合作的一座丰碑,不仅得到巴基斯坦各界的一致好评,也被中国外交部赞誉为“中巴经济合作的典范工程”。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冶瑞木增加社区事业帮扶力度,支持社区教育、医疗、宗教、妇女等公共事业发展,保证项目影响区全方位发展。特别是中冶瑞木项目提出的“同一个瑞木,同一个社区”社会责任理念赢得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广泛赞誉,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和老百姓的拥戴。在越南河静钢铁项目中,中冶集团利用属地化管理的方式解决越南当地就业约0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约人次,上缴税金约万美元。对于新入职的越籍员工,项目部还采取教、帮、带的方式开展岗位培训,使员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胜任自己的岗位。
造势而起,唱响“一带一路”中冶品牌
为助力海外市场拓展与推广,中冶集团不断深化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高端媒体的沟通与联系,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改革开放四十年”、“两会”、“进博会”、“APEC会议”等重大宣传契机,不断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全力提升中国中冶海外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中央电视台各主要频道及其网络终端在以资讯新闻、纪录片、视频展示等方式持续播出了中冶海外专题素材近分钟,涉及中冶国际、中冶海外、中冶赛迪、中冶长天等14家子企业近20余个重点项目,国内外逾15亿人次收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五十余家中央与省部级主流媒体刊发中冶海外深度稿件近余篇,带动子企业发稿近0余篇,为推动美好中冶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峰会契机,加大中冶海外品牌宣传。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国资报告、北京周报、中国能源报、第一财经、中国发展网、中国报道、中国日报等近二十家主流媒体以多种方式系列报道了中冶集团海外市场开拓纪实。央视财经频道“一带一路新商机”栏目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对中国一冶科威特新城项目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央视财经频道《国际财经报道》“一带一路”栏目特别播出了中国十九冶印尼OBI岛镍铁项目、上海宝冶柬埔寨项目的专题视频,引起了社会及业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