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普京沉默的沙皇上


白癜风问诊中心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601/4632470.html
壹每天中午时分,普京会在莫斯科西郊的大别墅里醒来。普京住在克里姆林宫向西24公里远的郊区,他不喜欢克里姆林宫,那里位于市中心,堵得要死,车嘈人杂,新冠疫情未到来前,摇着旗帜在红场上穿过的中国旅行团多如牛毛,从年开始,他就主要在西郊这座宅子办公。克里姆林都对外面的游客开放了,记得是元人民币一位,入门处摆着拿破仑入侵时被缴获的大炮,再往里走几分钟,还会看到一排我叫不出名字的拿破仑时代的长炮,中国导游总是会在这里停下来,指着远处的一扇蓝色窗户一本正经地对游客们说:“那里就是普京的办公室。”游客们就齐声发出满足的惊叹,仿佛透过玻璃,就能看到正在伏首办公的普京本人。其实他从不在那边办公。普京喜欢在西郊工作到深夜,所以总是起得很晚,早餐午餐一块吃,主要吃煎蛋卷和麦片粥,以及鹌鹑蛋加果汁,食物定期从东正教主教长基里尔的农场运过来,保证每日新鲜。普京出访别国时也几乎不吃别国的食物,出于克格勃出身的警惕性,他十分害怕有人在食物里投毒,每次出访前会有俄罗斯的厨师、清洁工、服务生到达预先安排好的酒店,他只吃自己人运过去密封过的新鲜食材,贴身警备队会包下他下榻的整层酒店,设立一个只供他出入的电梯,换掉酒店的被单、洗漱用品,以保证总统的安全。长年采访普京身边近臣的BenJudah说,有时候为了安全,普京甚至不顾礼仪不碰别国招待他的国宴上的食物。吃过早餐后,普京会去私人泳池孤独地游上两小时,游泳使他保持冷静,他会在水里思考问题,比如谁在他背后说他坏话,谁还欠他钱没还等等。他每天进办公室的时间比特朗普还要晚,大概下午两三点才开始办公,跟美国总统一样,俄罗斯总统工作的第一件事,是看当天的简报。美国总统的每日简报由白宫情报总监送来,统一放在一个IPAD里面,我过去好多文章里有提到过这个细节,小布什总是读得很认真,特朗普总是读得很不耐烦。而俄罗斯总统的每日简报,是三本厚厚的皮质文件夹,为了安全,不使用电子产品:第一份是俄罗斯国内情报机构联邦安全局的国内事务报告,第二份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国际情报,第三份是普京的御林军---俄罗斯联邦警卫队的朝臣报告。第一份和第二份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三份里的朝臣指的是围绕着普京在转的,控制着整个俄罗斯经济、媒体、金融、军事的大员们,这些人包括罗滕伯格、季姆琴科、谢钦、梅德韦杰夫、科瓦利丘克、罗杜金等人。读完简报后,普京会再阅读各个媒体的汇编简报,他特别喜欢读《生意人报》上科列斯尼科夫对他的专栏点评,以及世界媒体怎么妖魔化他的报道和视频,他的助手们每天都会收集全球有关他的丑闻,骂得越狠他越要看。所有妖魔化俺普金老汉的西方媒体先用小本本记下了,这笔账以后再算。看完简报后,普京就要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几个月前就安排好了,他有见不完的客人,谈不完的国事,说不完的演讲。普京的父母已经过逝,老婆离了婚,两个女儿不在俄罗斯生活,没有一点点家庭生活的空间,他越来越严肃,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不好烟酒,不烫头,不去夜店蹦迪吸粉,没什么恶习,只穿黑色和灰色量身定制的西装。他只要一出门就要被十个人以上包围起来,普通人近不得三米以内,他像是一台无情的机器,每天咣起咣起忙忙碌碌。等这些杂事全部做完后,帮助他掌控全国的大员们才会推开门,走进他的房间汇报重要工作,这些人是他的心腹重臣,打理着俄罗斯各条命脉,是普京深埋在俄罗斯血管里的要员。现在,我们要等待着他们的入场。第一个推开历史的大门走进来的人,叫罗滕伯格。贰阿尔卡迪.罗滕伯格(ArkadyRosenberg)出生于年的列宁格勒,比普京大一岁,圆脸、矮胖,看起来还有点憨厚。罗滕伯格家境不错,老爸罗曼(Roman)是“红色黎明”(RedDawn)电话工厂的副厂长,属于高管阶层,因此打小在高级公寓里长大,普京老爸则只是叶戈罗夫车辆制造厂的工长,只相当中国车间里的一个班长,收入不高,只能带着全家挤在巴斯科夫胡同的集体公寓里,公寓里很多老鼠,普京小时候就常常拿着棍子追着老鼠打。在普京面前,罗滕伯格就是个富家子弟。12岁时,罗曼觉得儿子越来越叛逆,欠收拾,为了管教儿子,带他拜师拉赫林学柔道,个子矮矮的小普京刚好也来上课,就跟富家子弟罗滕伯格成了师兄弟。因为家里有钱,罗滕伯格很快成为这群小屁孩的老大,他跟普京在十几岁时就在列宁格勒周游,后来还满苏联到处跑,尼古拉.瓦斯奇林(NikolayVaschilin)就是这群小屁孩当中的一个,长大后他加入过克格勃,现在已经退休在家,据瓦斯奇林回忆,那时候他们一伙特别皮,罗滕伯格带着他们到处搞恶作剧,五一游行时拿着弹弓打人家的气球,吓得人群哇哇叫,还一起悄悄偷糖吃,罗滕伯格打小就是他们当中的老大,“对每个人发号施令”。那时候平平无奇的穷小子普京,只是罗滕伯格众多同班小弟中的一个,不过两人关系还挺亲密。要是告诉罗滕伯格这个小弟将来会成为俄罗斯当代沙皇,会统治俄罗斯几十年,估计打死罗滕伯格也不会信的。读大学时,两人选择了不同的的人生岔道,普京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罗滕伯格喜欢体育,到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大学就读,于年毕业,后来成为了一名柔道教练。罗滕伯格嫌做教练收入低,顺道跟柔道班的同学瓦西里·谢斯塔科夫(VasilyShestakov)一起组织体育比赛,想从体育产业里赚钱,结果两个人都不懂做生意,崩了。不过罗滕伯格有个亲弟弟叫鲍里斯,娶了个媳妇叫伊琳娜(Irina),两口子很早就定居芬兰,伊琳娜有俄罗斯天然气行业的人脉,罗滕伯格兄弟俩就顺着人脉做起了石油行业的小生意,也卖一点芬兰特产。伊琳娜后来跟鲍里斯年分居,但婚姻不在人情在,两家还常来常往。罗滕伯格能源行业相关生意的起点从这开始。普京后面的人生经历我们在《普京》写过了,这里就不再复述,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重新命名为圣彼得堡,普京这时候一直跟着自己老师索布恰克混饭吃,就职于圣彼得堡市长办公室,那时每星期他都约上罗滕伯格,以及柔道班的一些同学在一起练习柔道,叙叙旧、锻炼锻炼身体。年代中期,普京已经升到圣彼得堡副市长了,有一个叫舍斯塔科夫的人提出在本市建一个柔道俱乐部,普京玩了一辈子柔道,当然同意,拉上根纳季.季姆琴科(GennadyTimchenko)等一票石油商人出钱建好了这家名叫Yavara-Neva(雅瓦拉.涅瓦)的柔道俱乐部,罗滕伯格任总经理。这家俱乐部牛气哄哄,九次赢得欧洲杯冠军,四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给俱乐部出钱的季姆琴科也是普京的重臣,我们后面再聊他。又过了几年,叶利钦感觉自己HOLD不住俄罗斯了,想传位给新人,挑来挑去换了好多总理都不满意,后来选中索布恰克这一派的普京,主要是看中他忠诚的性格,不会断自己后路。普京天降神运,登基上位后,开始广施恩惠给一起长大的同学和同事,以便将权力牢牢控制在手心。罗滕伯格是普京最早提拔的一批人之一。普京养肥罗滕伯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全国主要的基础建设工程都交给他。按照俄罗斯法律,国家采购合同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授予,但如果项目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这类项目由国家自行决定,无需解释,则可以在封闭、无投标的过程中授予。这里面的骚操作就太简单了,凡是交给罗滕伯格的项目,普京只要打声招呼,说是具有战略性就行了,独家授权,有时候实在不好意思搞太直白,就注册个假公司过来竞争。根据年俄罗斯政府的报告,95%的国家采购缺乏竞争力,40%的采购是由单一供应商完成的。罗滕伯格的许多大单,就是这样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获得的。因为总是能轻易中标政府的单子,他有个外号叫“俄罗斯标王”(直译的话其实叫“俄罗斯命令之王”)。年,普京用亲信替换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高管,让这家公司变成了“总统的私人公司”,据莫斯科咨询公司RusEnergy老板MikhailKrutikhin透露,罗滕伯格两兄弟先在年创立一家SMP银行(两兄弟持有76%的股份),接着用这家银行收购了建筑、天然气和管道公司的股份,开始替政府接单,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年需要从北极圈上方的新气田输送天然气,这笔单就交给了罗滕伯格的公司,原计划在英里外的天然气网络上建立一条短连接,不知道为什么新建了一条向南英里的新管道,最终标价亿美元。后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俄罗斯境内修建管道时,基本都把单交给了罗滕伯格,但MikhailKrutikhin认为这些管道的成本是欧洲同类项目的两到三倍,哪怕是在俄罗斯南部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价格同样惊人。年,罗滕伯格只花了3.48亿美元,就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买到了5家建筑、维修公司,价格低到让市场难以理解。他将其中两家合并成Stroigazmontazh公司,不久又收购了北欧管道,这几家公司现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主要承包商之一,仅运营了一年,就赚了20亿美元。年,俄罗斯花费了亿美元举办了历史上最昂贵的索契冬奥会(年北京奥运会仅花费了亿人民币),罗滕伯格公司就获得了共70亿美元大单,包括沿海岸修建了一条耗资20亿美元的高速公路,和通往索契的水下天然气管道等,光是罗滕伯格的合同,就相当于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全部成本。年普京夺回克里米亚后,奥巴马政府3月制裁了普京身边一堆心腹,其中包括罗滕伯格两兄弟,7月欧盟也参与了制裁,致使罗滕伯格旗下的SMP银行业务受阻,意大利还查封了罗滕伯格的几处房产,包括撒丁岛的三处别墅、塔奎尼亚市的一处别墅、以及罗马的一家豪华酒店。据意大利《晚邮报》估计,光那家豪华酒店就价值万欧元。俄罗斯政府似乎觉得挺对不起罗滕伯格兄弟,还设立了一个法律,凡是被外国制裁的公司可以找国家赔偿,俄罗斯人管这项法律叫“罗滕伯格法案”,但罗滕伯格两兄弟也实在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干这种事。普京看他们俩没过来要钱,就给他们更多订单,年兄弟俩只拿到了35亿美元的政府合同,年就涨到了90亿美元。除了接政府基础设施的订单,罗滕伯格兄弟后来还赚图书行业和联邦公路的钱。年12月,经普京亲自签署,俄罗斯的出版公司“启蒙运动”卖给了俄罗斯上院议员OlegP.Tkach的奥尔玛媒体集团(OlmaMediaGroup),几周后,奥尔玛媒体又转手卖给了一家塞浦路斯的Enlightenment公司,这家公司的背后实际持有人就是罗滕伯格,兄弟俩又拿下了俄罗斯教科书市场。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MinistryofEducationandScience)随后以各种奇怪的理由,取消了超过一半的教科书,启蒙运动从此成为教科书的出版大头,独占几亿美元的市场。年11月,俄罗斯开始对长途卡车司机在联邦公路上行驶收取每公里的费用,罗滕伯格42岁的儿子伊戈尔(IgorRotenberg)是获得收费系统合同的公司所有人之一,他已经接管了他父亲曾持有的几家企业的主要股份,根据当时的汇率推算,在年之前,伊戈尔的公司每年将获得1.5亿美元的报酬。卡车司机们上街游了几次行,举着牌子骂罗滕伯格家是吸血鬼,但没什么卵用最后不了了之。罗滕伯格最近接到最大的一笔政府单,是建设克里米亚大桥。这座耗资30亿美元的大桥,倾注了普京的期望,使克里米亚和俄罗斯连接在了一起,加强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统治,罗滕伯格不负所托,比原计划还提前了6个月竣工,这在以拖拖拉拉闻名的俄罗斯工程界,真是不容易了。罗滕伯格拿俄罗斯的基建项目拿到手软,不过也不是回回赚钱,据罗滕伯格自己说,克里米亚大桥这活就不挣,这块海域地形复杂,桥身还会遭到浮冰撞击,年苏联就在这里建过一座单轨铁路桥,不过4个月后就被浮冰撞塌了,这活也没其它公司能接手,他们现在是俄罗斯基建行业里的巨无霸,他们不接也没其它公司敢接,这活连找项目的保险公司都找了好久。罗滕伯格不太爱打官腔,讨厌说一些陈腔滥调,说话往往简短直接。根据年8月《福布斯》杂志的统计,罗滕伯格家族以54.5亿美元排名俄罗斯第一富有的家族,他们主要靠国家基建以及SMP银行赚钱,在莫斯科郊外还拥有一座像凡尔赛宫一样奢华的宫殿。作为从小就跟普京玩到大的人,罗滕伯格有资格第一个走进普京的办公室。但他并不是普京心腹最有钱的那个人。第二个才是。叁季姆琴科(GennadyTimchenko)笑微微着推开了历史的大门。你应该还记得,季姆琴科就是上文中投资搞Yavara-Neva(雅瓦拉.涅瓦)柔道俱乐部的那个人。普京的心腹们在人脉线上,有两条交汇点,一点是涅瓦柔道俱乐部,另一点是俄罗斯银行(BankRossiya),他们在涅瓦俱乐部搞社交,在俄罗斯银行倒金融,相互帮衬。季姆琴科跟普京同龄,现有芬兰国籍,年出生在亚美尼亚的一个苏联军人家庭,在东德和乌克兰长大,年考入列宁格勒机械学院机电工程专业,年获得硕士学位,初入职场时,是一个机电工程师。普京现在的核心圈子大概有二三十人,顶层核心圈大概七八个人,列宁格勒机械学院培养了不少今天普京核心圈里的人,估计很大部分就是季姆琴科这条人脉线带进去的。毕业后季姆琴科先去了苏联工业巨头Izhorsk工厂工作,年他在苏联对外贸易部列宁格勒办公室搵到一份工,任高级工程师,这是一份很有声望的工作,给季姆琴科带来了不少资源。季姆琴科早年的工作经历非常难找,我翻遍了所有渠道都没找到,但这么重要的人物不应该几个字就交待过去,急得掉了一上午的头发,直到意外看到一篇卡特科夫的访谈,安德烈.卡特科夫(AndreiKatkov)和季姆琴科那时共用一间办公室,两人经常一边抽烟一边聊工作,季姆琴科早些年的事情都是卡特科夫告知媒体的。年苏联天字第一号蠢货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放松政府对贸易的垄断,要搞市场化,季姆琴科就联合同事卡特科夫、马洛夫(YevgenyMalov)一起策划去游说位于麒麟岛附近的一家国有炼油厂搞石油交易。说白了就是用以前的政府资源做生意。后面苏联解体后大家都这么干,英美的犹太人以及苏联的内部高层,通过各种下三滥的手法运作,将国有资产都想尽办法瓜分成私有财产,这事我后面会在《苏联帝国衰亡史:叶利钦卷》里详细写。我觉得我写这么多当代史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很多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近在眼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惕。年,包括麒麟在内的几家精炼厂给他们仨授予设立贸易分支机构的权利,炼油厂设立了一个贸易部门,并雇佣了这仨个人。季姆琴科回忆这段历史,曾说:“我的好运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从此开始发财。苏联要倒台的最后几年,间谍们都跑来分一杯羹,想从对外贸易里赚钱,因为这个原因,季姆琴科结识了苏联驻斯德哥尔摩贸易顾问安德烈.潘尼科夫(AndreiPannikov),这人想赚钱想疯了,在瑞典到处招募石油行业的人,在年因间谍罪被瑞典驱逐。年,潘尼科夫找到一家瑞典公司,跟季姆琴科一起做生意,成立了石油贸易合资公司SPUrals,麒麟精炼厂向SP提供产品,SP再转手卖到国外。本质上就是将苏联国有企业的资产倒来倒去,一群间谍加原苏联内部干部忙得热火朝天,干的就是倒爷的买卖。这里要澄清一下,很多资料里写季姆琴科是克格勃出身,所以跟普京熟,其实不是,他是跟克格勃里的人一起做过生意,他本身不是克格勃。但他确实是通过潘尼科夫这条人脉线,认识的普京。那时候的普京,刚好从东德回到圣彼得堡,是本市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负责人,通过克格勃的同事潘尼科夫,结识了季姆琴科,并开始将一些工作交给了季姆琴科。年苏联解体后食物短缺严重,为了筹钱救命,莫斯科向地方政府发放了石油出口配额,普京将这些配额分给了季姆琴科和炼油公司(refinerytrad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74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