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在疲惫而美好的高中三年生活结束后,有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了阿拉伯语。
因为阿拉伯国家的东西总给人一种神秘感,让你感到好奇却又不敢轻易靠近,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对于阿拉伯和穆斯林的印象大概只有“安拉胡阿克巴”,接着“轰”的一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许多人对阿拉伯和穆斯林文化感到恐惧的一种体现,所以今天说说阿拉伯的一些事。
1.阿拉伯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这12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这6个北非国家。
另外还有非洲东部的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以及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这里面在新闻里经常提及的有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还有伊拉克,提到伊拉克,大家往往会想到伊朗,其实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但其与伊拉克同属于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国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国家。
经济层面,每当人们提到阿拉伯国家,脑海浮现的就是石油,黄金,尤其是中东地区,但在这些国家中有阿联酋,沙特,卡塔尔这样的“超级土豪‘’,也有像吉布提,索马里,苏丹等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吉布提甚至已经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索马里盛产海盗),其中毛里塔尼亚算是个“另类”,尽管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也有石油产出,但经济依然不是很好,而以前依赖出口石油来赚取大把钞票的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也开始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迪拜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的旅游业和服务业逐渐成长为支柱产业
迪拜最著名的“帆船”酒店,世界上最高的七星级酒店
2.阿拉伯的宗教
提到阿拉伯国家,当然要说说伊斯兰教了,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截止到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在一些人的认知中阿拉伯人应该都是穆斯林,但事实上还是有一些阿拉伯人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只不过人数较少,跟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也在他们的文化,生活甚至政治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文化上信仰安拉,生活上的一些礼仪,包括不吃猪肉,政治上比如伊拉克,国家政治由什叶派的穆斯林掌权,还有伊朗,宗教领袖是最高领导人,完全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中国穆斯林习惯将其称为“清真言”,代表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基本信念。具体又有六大信条之说: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古兰经),信使者,信前世,信后定。同时伊斯兰学者根据古兰经,也概括出了“宗教五功”,但从这些足以看出伊斯兰教拥有非常严格的神教信仰,注重教徒信仰的虔诚,同时要求教徒加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对于穆斯林来说,朝觐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所以在身体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穆斯林都会争取在有生之年去圣城麦加至少朝觐一次。
沙特国旗,刻着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穆德是安拉的使者”,白色宝刀则象征着圣战
关于穆斯林(Muslim)这个词的由来其实是“伊斯兰(Islam)”派生出来的,其意为“实现和平者”“顺从真主者”,此外通过观察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旗帜,你会发现绿色被运用的比较多(有人可能会联想到原谅色hhhh),比如沙特和阿拉伯联盟的旗帜,在伊斯兰教的认知中,绿色是一种极为神圣的颜色,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一些环境恶劣的中东国家,绿色就代表着生命,也因此绿色被穆斯林们看作是和平的象征。
但众所周知,中东地区由于其战略位置和石油资源,曾多次卷入国际纷争,穆斯林内部也出现分化,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针锋相对,阿拉伯联盟内的国家,也没有从前那样团结。
伊斯兰教尽管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穆斯林的国际形象却不是很好,这其实要怪那些打着穆斯林旗号的恐怖分子没事就绑着炸药去欧美逛一逛,这让本来就让那些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更加害怕,再加上媒体宣传,穆斯林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事实上那些恐怖分子不过是以穆斯林的身份搞破坏,搞屠杀,就像前一段时间骇人听闻的ISIS,他们打着建立伊斯兰国的名号,烧杀抢掠,还抹黑了穆斯林教徒,同时因为在一些西方人眼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多少受到一些歧视。
大多数的阿拉伯老百姓是洁身自好的,他们也和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一样爱好和平,渴望安定的生活,这篇文章有的地方写的还不是很详细,文笔也不是太好,但希望看到这篇的人,在以后了解阿拉伯文化时能有一种包容,客观,积极的态度。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小编推荐阅读:《阿拉伯的劳伦斯》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xzqh/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