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只有4个北京大的弹丸小国,曾经是如何一步


欧洲无疑是世界上聚集发达国家最多的地方,在大家的印象中英法德等国才是欧洲真正意义上的老大,但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这个欧洲老大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全国人口还不足三百万,然而在欧洲的历史上,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强国。在她的历史上,曾经与北欧东欧的各个大国交战,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欧洲的老大。这就是立陶宛。作为欧洲大陆上一个很小的国家,立陶宛是怎么被称为欧洲老大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立陶宛大公国的由来位于波罗的海东南岸的立陶宛,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所谓的立陶宛人也只是分布在当地的一些互相独立的小型部落。而在13世纪初时,立陶宛凭借着自己英勇善战的民族性格,成功将领土扩张到了东方与东南方的罗斯人领地中。而在此之后,立陶宛也联合其他部落一起,成立了一个立陶宛大公国。自此,立陶宛也从一个海滨旁边的小国,成长为能够对外扩张的立陶宛大公国。——立陶宛大公国的统一和分裂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虽然说立陶宛大公国已经成功建立起来了,但这种大融合的局面却并没有存在很久。就在立陶宛大公国成立后,当举国上下还沉浸在吞并罗斯土地的喜悦中时,随着领导者的离世,本来就由不同的部落组建起来的立陶宛大公国随之四分五裂。如此一来,本能走上欧洲巅峰的立陶宛大公国也瞬间变得不堪一击。随着后来的不断战争与发展,在合并了白俄罗斯全部土地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国土之后,立陶宛一跃成为欧洲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自此,从前依靠海滨生存的小国也成为了欧洲社会的霸主。——立陶宛大公国顺利扩张纵观立陶宛的历史,很多人认为之所以立陶宛能够在那段时期中顺利扩张,原因不过有两点。首先,白俄罗斯在当时已经变得十分涣散了,只要有人进攻此地,势必会获胜,因此立陶宛之所以能够占领白俄罗斯,也是因为趁火打劫罢了。而正是因为立陶宛的领导者明白这一道理,白俄罗斯才能成功变为他们的领地。其次,在立陶宛的军队来到乌克兰之前,乌克兰人民就已经被蒙古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了,而他们的军人也早就失去了战斗力。在这时,立陶宛刚柔并济,使用怀柔政策就成功将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收入囊中。很多研究立陶宛历史的专家都认为,对于立陶宛来说,由于其在最开始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因此在开始对外扩张之时,也只能使用一些非武力的计策。正是因为这些计策得以成功实践,立陶宛才能一跃成为欧洲的老大。对于立陶宛来说,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曲折的,从最开始的弱小部落,到后来的欧洲老大,再到现在又一次回归小国行列,立陶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内,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国家政策。对于立陶宛的人民而言,当初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老大,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强大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多别的国家无法想到的“妙招”。虽然说现如今的立陶宛盛景早就不复从前,但从他们国家的历史上,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其实有时候,侵略与扩张并不是基于战争而存在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不失为一个良方。

本期我们特别介绍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被誉为东欧最大的古城年,欧洲文化首都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她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但也同时拥有着许多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其他风格建筑。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的聚集地: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共存。近代史上,维尔纽斯曾被波兰、法国、德国、及苏联等国轮番占领统治,历尽沧桑、百转千回。这样特殊的历史经历使得她保留了将近座极具价值的建筑物,其中包括超过40座教堂,非常值得浏览。

01

格迪米纳斯塔楼

来维尔纽斯,必逛的就是她的老城区。她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现存中世纪古城之一。有70条街道和栋建筑。若想先纵览整个旧城,首先要来到的就是格迪米纳斯塔楼(GediminasTower)。她位于海拔48米的格迪米纳斯山上,建于13世纪,是立陶宛大公在狩猎的山丘上修筑的红砖八角形城堡。它屹立在山顶,目睹了整个维尔纽斯市历经的多次战乱和重修,是一个充满了历史的地方。

02

圣安妮教堂

圣安妮教堂和Bernardine教堂一起构成了立陶宛首都标志性的红色建筑群之一。其中圣安妮教堂高22米,宽10米,全部用红砖砌成,仅外墙就用了33种不同形状的砖。教堂华丽又庄重,色调统一,不失圣洁而肃穆的气氛。圣安妮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她全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维尔纽斯的遗产,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据说,拿破仑东征时路过此地,被此教堂的辉煌和精致所吸引,曾想将它带回巴黎。的确,圣安妮结构复杂,顶端有主塔,又有若干个小捧护,夕阳时分,细细观看整个建筑物,会有说不出的氛围和体会。

03

黎明之门

之前,围绕着维尔纽斯老城共有九座城门,现在老城南部边缘的这座「黎明之门」,是仅剩下保存最完好的唯一入口。「黎明之门」是建于至年间,又被称作「日出门」,象征了一天的开始。起初它的建立单纯是为了防御敌人;后来17世纪,有位天主教士在门上部建立了小教堂,里面保存着黑金色相间的圣母玛利亚像,它是波兰天主教最神圣的圣像之一。二楼教堂里面很小,免费参观。一般都会有很多市民在那里祷告,参观时需要很安静。傍晚穿过黎明之门时,看着因历史而斑驳甚至有些破败的建筑物表面,体会这座老城所带来的悠远而神秘的故事。

04

特拉凯城堡

湖泊小镇特拉凯,是历史闻名的古都,距维尔纽斯市中心仅二十几公里,是游览立陶宛首都不可错过的近郊小镇。特拉凯让国家引以为傲的地方在于,它算是东欧地区唯一一个水上城堡。这座城堡对于曾经的立陶宛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石头结构的城堡是14世纪由科斯图提斯公爵兴建的,到大约年,科斯图提斯的儿子维陶塔斯大帝时期,整个工程的主要部分已经完工。城堡由近砖红色的石头砌成,远观非常美丽;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整个建筑结构和城墙构造十分坚固。它四周设有瞭望台,墙内也有护城河,游客可从木质结构的小桥通往内城。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蔚蓝色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红色的城堡尖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05

对岸共和国

对岸共和国(立陶宛语:U?upiorespublika),也译作奥苏比斯共和国。类似于一个微国家,位于维尔纽斯老城区。U?upis的意思是「河的对岸」,指的是被维尔尼亚河围绕的地区。年愚人节,该区宣布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并拥有自己的国旗、宪法等。看到这块牌子,就意味着你即将进入对岸共和国了!但对岸共和国暂时未被任何一国政府承认,现在而言,更像是一个艺术家集中地和艺术街区。设有艺术画廊,艺术家工作坊,和不少咖啡馆,放荡不羁的氛围可毗美巴黎的蒙马特,维尔纽斯市长ArtūrasZuokas,也经常出席对岸共和国举办的活动。喜欢艺术的朋友们,可以去这个街区感受下立陶宛本土接地气的艺术氛围。我们所熟知的「波罗的海三国」,就是指位于欧洲波罗的海东岸的三个小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走惯了日常东欧五国德、捷、奥、斯、匈路线的你,波罗的海路线不失为一个创意新选择。他们都曾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各自成为独立国家。爱沙尼亚接近北欧,首都塔林和赫尔辛基隔岸相望;拉脱维亚受北德影响较深;立陶宛则与波兰文化联系紧紧相连。立陶宛是三国中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作为首都的维尔纽斯,是一个非常安宁诗意的古城,很少外界的打扰,有着特殊不凡的气质。她数次被多个国家占领,起伏的历史带给她深厚而神秘的性情。绝不单纯,也绝无仅有,总使人在不经意之间流连其中。

聚优旅行,陪您点亮心中地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xzqh/70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