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七王爷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罗卡角,对于大航海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欧亚大陆最西段的土地了。葡萄牙诗魂卡蒙斯挥毫写下这句绝唱之时,达喀尔虽然已经有了葡萄牙水手的足迹,可是地理学发展还没完全跟上,那时的欧洲人还没意识到,原来这里更靠西,这里才是非洲大陆的最西端。
(罗卡角)
8月30日,当我走下飞机踏上达喀尔土地的时候,就意味着来到距离上海最遥远的地方。达喀尔机场留给我的印象很好,倒不是硬件设施多发达,尽管这在非洲属于比较能让人接受的,而是那里的机场服务水平。开设了几个窗口办理入境登记,全部实行电子化办公,每名旅客的办理时间不超过5分钟,过了就能直接去取行李。
和许多没完全工业化的非洲城市一样,达喀尔也拥有着国人羡慕不已的蓝天白云,然而代价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没能完全跟上。因为今年的宰牲节是9月2日,乘车到家(是的,这里就是我的第二家乡)的路上,可以看见不少从农村赶着羊群来首都售卖的乡下人。宰牲节如同中国人过大年,有钱自然要载歌载舞,没钱借钱也要一家人意思意思,不然会让人笑话的。
(达喀尔城市内景)
达喀尔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但是她并不贫瘠,比如非洲复兴雕像。雕像是前总统瓦德一手促成的,旨在增进塞内加尔的国际威望。为了建造这座雕像,对山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平整,并且采购了大量青铜来铸造。原本雕像定于年竣工,最后因为磨磨唧唧的工作效率,好歹在年4月4日落成,也算作为纪念塞内加尔摆脱法国殖民统治50周年的献礼。由于塞内加尔不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这样的面子工程在民间并没得到太高评价。但在我看来,雕像作为旅游景点,有聚拢人气的作用,如果政府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围绕该景点展开各类商业活动,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效果。
(达喀尔的市场)
来达喀尔旅游就不能不去两座岛:奴隶岛(l’?ledeGorée)和情人岛(l’?ledeNgor)。后者的文化背景略显浅薄,也就是年开始美国纪录片《无尽的夏天》在此拍摄,讲述了一个叫RobertAugust的冲浪传奇人物的故事,如今岛上除了当地居民,主要就是西方游客居多,游玩项目以海边度假为主,和世界上大多数海岛旅游没有二致,而基础设施建设上,该岛远不如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来的成熟。考虑到最近美国大使馆发布了恐怖袭击警告,暂时不适宜去旅游。
相比之下,奴隶岛却很有一段故事可讲。奴隶岛见证了大航海时代,三角贸易的罪恶记录。那时候,非洲的强力部落掠夺弱小部落,将失败者的百姓变卖为奴隶,奴隶先在圣路易装船,船行至奴隶岛,将人关押在一个地堡里,同时船只进行一定的物资补给,之后再将黑奴贩卖到美洲去。这样的悲惨历史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宣告结束,也因为法国对非洲殖民的需要,贩卖黑奴只会破坏当地生产力,遭到彻底的打击。
如今岛上有几座饭店和宾馆,供登岛游客歇息用餐,同时岛上有一座博物馆,介绍黑奴贸易时代的罪恶历史。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对人文地理特别感兴趣,博物馆如同非洲复兴雕像的纪念馆一样,不看也罢,因为全部是法语介绍,没有对那个时代的感性认识,理解起来也困难。岛民其实也不乏商业意识,在小岛的制高点,有一尊大炮,是当年法国为了保护小岛拉上来的。
岛民们也是算准了游客来这里歇息必定会有商业需求,沿着上坡的路,尽是卖水彩画的,到了坡顶,还有几个大妈卖手串。记得当时我坐下来休息,人家说,你有女票吗?回答没有;那是否有姐妹,也没有;那老妈总有吧,买几串孝敬一下老人家?对不起,我妈不懂的。如此回答,着实让小贩大妈失望了一把。我同事在坡顶找到一家制作沙画的作坊,爱好平面艺术的他买了2幅沙画回家作为礼物,也是值了。
(功夫熊猫里的“神龙大侠”啊)
达喀尔的另一大景点,也是在我看来真正值得一去的,是恬静的哈恩森林公园(LeParcforestierdeHann)。公园在城市东郊,地上尽是红土,特别符合欧美电影里对非洲的场景描述。从公园的指示牌来看,这里也是养动物的,但毕竟烧钱,目前似乎不再有这档子营生。沿着一条主干道进去,两边是一些湿地。古人曰:腐草生萤。晚上应该有不少萤火虫,漫天飞舞,流彩炫目。道路尽头有一个小饭店叫鹈鹕饭店(RestaurantdePélican),店家很贴心地在靠近一个湖泊的地方设置了凉亭,游客可以小憩片刻,点上一杯咖啡欣赏湖中美景。
我个人推荐点猴面包树果汁或者玫瑰茄茶。猴面包树果汁是非洲地区特有的饮料,味道偏酸。很多人对这种植物的认识来源于许多电影的介绍,说旱季时期,猴面包树储存大量水分,可以供穿越野外的人解渴。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这树的树干是很松散的木纤维,根本没有什么水分储存,经济价值在当地人看来也近似于无,占地倒是不小。因此只可能在一些旅游景点进行果汁销售,完全没法商业化生产。
玫瑰茄我倒是在毛塔南部的农业区品尝过,很开胃,如果不加糖直接饮用特别酸爽,对高血压病人倒是有很好的疗效。国内有售卖,但显然竞争不过中国茶,永远屈居非主流行列。公园内还有骑马,主要是欧美人特别钟爱,绕公园跑一圈收费cfa(折合60元左右),配骑马用具,保护骑手少受伤害。马儿的取名特别有意思,有叫匈奴王阿提拉的,有叫什么暴风的。对于东西方文化,马永远是一种特别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其灵性不亚于猫狗。好马完全可以根据主人细微的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它们受到的各类照顾也一点不差。
基建赛高
相比梅克内斯和菲斯的阿拉伯气氛浓厚、努瓦克肖特的干燥、恩贾梅纳的闭塞、金沙萨的诡异和布拉柴的萧瑟,达喀尔市内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景观,都要胜不止一点半点。同样是热带草原气候,恩贾梅纳一旦进入旱季就受沙漠季风的影响很大,即使温度下降,黄土满布的荒野会给来自中国的我们一种特别凄凉的感觉,没有像样建筑点缀的远方,让人格外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国家的首都。达喀尔则不一样,尽管也因为缺乏资金,市内不乏一些很平庸乃至破败的房子,但是海风多少抵消了西风带来的干燥,让绿色生命得以延续,消除了人的紧张感。
(追风的少年)
与非洲很多城市一样,达喀尔的市内也挖了不少的浅排水沟,加上还算凑合的地下排水系统,如果不是特大暴雨,降水不至于对市内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充沛的雨水,让塞内加尔可以利用来进行水电站建设。就市区而言,达喀尔很少出现金沙萨那样连篇累牍的断电,以至于不得不长期依靠柴发来进行基本生活保障。尽管大家都预备着发电机,但是用到的机会不算太多。
有电就有水。非洲大多数国家还不能像我们那样,集中建设加压泵房,直接送水到家家户户,还是要自己安装小水泵来进行最后的加压。这牵扯到土地私有制,所谓住房毕竟还是业主自己买地以后进行修建,不是国家统一安排建造的公寓楼。新建建筑虽然也有不少小高层,在水管走线上与小洋房有所不同,但是要做到全市范围内的自来水输送畅通还是需要时间的。另外这里的二次加压泵房设施也老旧,10月中旬就有几天日子比较苦逼,晚上不得不存水过日子,要到早上才有所恢复。好在自来水公司反应还算可以,折腾一段时间也修好了,不过来这里生活,还是要对这个问题有所对策,否则蜜汁尴尬。
有了这样还算过得去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喀尔发展一些商业活动就畅快了许多。市内超市三大巨头:欧尚、迪亚和casino。前两者自不待言,后者去法国留学过的朋友都知道其大名。根据我的观察,达喀尔的消费水平相当于北京、上海的水准,对于一个没有像样的制造业的国家来说,这并不贵,有心的朋友可以和金沙萨、罗安达去相比较。
(多样化的交通工具)
由于法语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依然被法国所控制,超市里售卖的基本还是法国商品为主,包括不限于各类食品、化妆品、基本生活用品等。同时还有一家印度超市,充当中国商品的二道贩子,价格上比法兰西御三家便宜了不少,质量也没那么差。毕竟对于长期在非洲大陆做生意的印度人而言,保持良好信誉还是很要紧的,如果进口太过低廉的中国商品,势必意味着商品质量的大幅下滑,对长期经营是很不利的,这也是印度商人比中国商人在整个非洲更混得开的重要原因。
除了这些大超市,一些一般生活用品也集中在市中心区域,以零售店的形式销售。比如电子产品,又比如服装、小五金等等。由于达喀尔的centre-ville是很久以前规划的,逼仄的环境使得那一带停车特别不方便,许多车辆不得不占道停靠,因此行走在那里才能给人彻底融入这座城市的感觉。一般这些店里都能讨价还价,能砍的人能以相对优惠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由于以前我在努瓦克肖特做过采购的活,对这方面特别有体会。
(达喀尔街头一景)
很多时候,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难点在于找到哪里有销售的。由于毛塔人口少,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一些大型购物商场不愿意进入投资,近几年虽然有所好转,可在西非地区依然很渺小。日用商品被一些福建商人所把控,价格也更贵,本地摩尔人除了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经商意识还算浓厚,也仅仅是做大宗买卖,小商品和小五金销售从业人员与达喀尔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再加上毛塔的伊斯兰保守思想占上风,很多高端商业根本打不开市场。
因此塞内加尔,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也托了国父桑戈尔总统的福。桑戈尔总统文化修养极高,是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建国后用黑人精神激励国人奋发向上,晚年激流勇退,引导塞内加尔的民主选举,因此该国始终未发生大规模战乱。现任总统在前年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也公开对伊斯兰极端势力说不,保障西非地区的宗教宽容气氛。
在达喀尔,几乎见不到一身黑罩袍的女性,戴头巾和完全西方打扮并存,穆斯林和基督教员工也能平心静气坐下来班荆道故。所有的这些人文因素都给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特别是保证了服务业向高端发展。但是制造业的匮乏,法国殖民统治带来的中心化趋势,也确实使得首都以外地区难以有所作为。曾经有当地人跟我抱怨,他来自南部的济金绍尔地区,当地农业生产势头很好,但是缺少投资,无法将农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出来,导致地区经济趋于落后。不过总体来说,塞内加尔人性格温和,社会治安良好,别在晚上出没一些偏僻区域不会有太大问题。
(达喀尔集市)
达喀尔作为港口城市,在西非共同体内部还扮演着为邻国马里运输物资的角色。我工作的船厂对门就是达喀尔火车站,目前火车站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施工,对原有的各类铁路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预计到年完工。从工地外围的概念图来看,新铁路将成为完全电气化的客运铁路。作为中国人的一点私心,我很希望我们的铁路建设能成功打入西非地区,因为目前这里的铁路依然还是几十年前法国修建的米轨铁路,运力低下,很多基础设施保养不佳,显得破败。如果能美梦成真,必定如同亚吉铁路、蒙内铁路那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可惜在法国经济控制区域内,要实现这些事情,很不容易。
(海景)
靠海吃海
作为船舶部的翻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年休渔期,为公司西非区域的船舶修理提供辅助工作。船舶集中修理期间,确实比较忙,但总体不是很复杂。真正让我感慨的是渔船船员们的辛劳。由于中国沿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以及污染,即使现在每年有3个月的休渔期,渔业资源还是缓不过来,我们市场上大量售卖的水产品,尤其是冷冻水产品,均来自海外,比如缅甸、印尼这些地区,也有一部分,如带鱼、舌鳎来自西非海域。
(海鱼)
考虑到长途运输的问题,西非海域的水产品主要还是往欧洲进行销售,比如金枪鱼、章鱼等,其中考虑到金枪鱼极高的商业价值,公司还特地成立了金枪鱼事业部。每年除了休渔期,和渔船靠岸加油卸货,船员们所有衣食住行都在渔船上。渔船船体狭小,除了卫星通讯和电台,没有其他对外联络的方式,船员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因此修船时期,他们上岸总是尽情欢乐,作为为他们服务的船舶部,不是太过分的要求,我们也都尽量满足。公司的几个大领导,年轻时也有在船上体验过生活的,因此从上到下,我们都特别体谅船员们的辛劳。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船员们的饮食。曾经有朋友很羡慕,说你们靠海吃海,海鲜一定随便吃啦!没错,船员们,包括我们公司,海鲜供应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先权,但是大多数海鲜,特别是高价值,以投入商业市场为主。作为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养活人,而不是随便挥霍手中的资源。其次任何一种享受,都会有倦怠,让你天天大鱼大肉,口味也会受不了,更别说生理了。事实上,船员们最期盼的莫过于新鲜蔬菜水果。
(达喀尔水果市场)
每次靠港补给,采购的如卷心菜之类的绿叶菜,都必须很快消耗掉,否则在这么炎热的环境下立马腐烂,能储存的也就是土豆、洋葱这样的蔬菜,终究不合大多数中国人的胃口。有一名船长请一批国内的船检吃法国大餐,作为翻译我也受邀请,结果点了那么多菜,有鱼有肉,特别是一个海鲜什锦拼盘特别诱人。船长一口没动,却默默地将一大盘子蔬菜色拉光了盘,由此可见一斑。水果更不用说,买来随手就点肚子。
每次靠岸,船员们都赶着借款,好去达喀尔的赌场和ktv里high一把。即便是在我们这样的国企,各项安保措施非常到位,后勤也给力,海上作业依然充满各种不可预测性。和包括井下、森林、荒漠地区作业一样,船员们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因此上岸最重要的莫过于赶紧饱口腹之欲,谁知道下次作业自己一定能平安归来?况且2年才能回国一次,与家人的联系也不如我们岸上人员那样便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于他们而言,却只有一把辛酸泪。我写这些,也是希望看到这段文字的人,不要轻易用通常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他们,毕竟你未必受得了他们受的苦。
后记
由于在达喀尔时间有限,所能接触到的人与事也不多,或许对这里的认识还是不太全面,远不如当年在毛里塔尼亚更为熟悉。有些体验,也是结合自己在其他非洲国家的经验来描述。很多时候一时气急,也会背后骂几句带种族歧视的话语。马齿渐长,慢慢明白中国一路走来,现在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也是从落后的农业国慢慢过渡到工业国,如果能倒回去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我们曾经的表现也如同黑人一样懒散无知。
(达喀尔中国街一瞥)
有人说,21世纪是非洲的世纪。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少子化的加重,以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许多产业会逐渐转移到非洲落后国家。相信他们身上不得不挑起这副担子以后,一些农业社会留下的烙印也会渐渐愈合,取而代之的必定是工业社会对效率的严苛要求,以及商业环境下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我曾经在央视的纪录片里看到了华坚鞋业在埃塞开厂,用半军事化的管理标准来约束员工,虽然这在国内已经被划入了缺乏人性的范畴,可对迅速拔高一代人的自律性却有着合理性。
(达喀尔中非文化交流)
蒙内铁路建成后,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乘务人员倾心倾力,手把手教授当地员工如何管理铁路,如何更好地服务好乘客。这些又何尝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些西方投资者在国内灌输他们理念的影响重现呢?所以在船厂,这个现代化管理的团体内,黑人身上原本那种拖拉的习气,正在被工业生产所必须的高素质所取代。朋友,你敢说,所谓的劣根性是洗不掉的基因吗?
愿世界平和
都温柔无伤害
图文
七王爷
编辑
W.Murphys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xzqh/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