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9月23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江门报告,来自牙买加。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广州报告,分别来自日本、伊朗和毛里塔尼亚。新增出院2例。
截至9月23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42例。
广东疾控:这些来(返)粤人员隔离4天
9月23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莆田疫情疑似源头病例极大可能在隔离期间遭到感染,隔离点的再次传播风险必须引起警惕
9月23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9月22日0时至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其中厦门市7例、莆田市3例。
9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针对疑似“0号病人”在隔离期间多次核酸检测为阴性,2天解除隔离后转为阳性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还有抗体水平检测,尤其是根据基因测序的比对分析,该名病例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离期间感染上的,从而导致了后续疫情的发生。
在9月0日的官方通报中,本次疑似疫情源头的林某某自8月4日乘坐飞机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4天后,于8月9日点对点转运至莆田市仙游县集中隔离点继续隔离。
按照福建省的防疫要求,林某某总共完成了“4+7”天的集中隔离。林某某提供的解除医学观察证明显示,隔离的2天里,林某某做了9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发生在隔离点的再次传播必须引起警惕,下一步工作组和福建省将针对这个问题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坚决避免在隔离点内再发生交叉感染。”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专家指出。
不同地区、不同酒店集中隔离管理标准存在区别,国内外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已多次出现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以下简称《方案》),入境人员需要实施4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完成远端核酸检测(有疫苗接种史者仅需核酸检测阴性)的入境人员,具备封闭转运管理条件、居家隔离条件(有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并能进行社区精准管控的,可以在自愿基础上实施“7+7”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对集中隔离的场所选址,《方案》也做出了明确要求:遵循影响面小、安全性高的原则,应当相对独立、具有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场所根据需要,设置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识,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不能交叉。
为了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网络,广州首创“国际健康驿站”模式,统一接收境外入境人员。近日,第一期广州市国际健康驿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即将启用。图为国际健康驿站房间内部布置。(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隔离酒店是不能选的,就像开‘盲盒’一样。”王若楠是近期从美国回国的留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住的隔离酒店条件很不错,每天住宿费用是元,加上餐费,4天的隔离费用总共元。
王若楠隔离期间,每天都有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测量体温、在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餐食放在门口,供隔离人员自取。酒店的门卡不能取出,因此她从不出门,“被关在外面就进不来了”。
不过,在王若楠看来,隔离人员也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一些酒店设施比较老旧,通风条件不好。有的隔离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警惕性,没有做好日常的消毒防疫措施,甚至还有人因为憋久了,想方设法想找人‘串门’。”
事实上,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在国内已经数次出现。今年年初,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出现疫情,流调显示,疫情源头是尼泊尔境外输入病例,而首发病例或因接触隔离点垃圾导致感染。9月4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新增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入境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根据溯源结果,判定其是在收集垃圾时意外暴露造成感染。
体内病毒量的多少、采样方式是否正确以及个体因素差异,都可能导致核酸检测“假阴性”
除了隔离点可能存在漏洞,入境人员在隔离期间,也存在一定的“阴转阳”风险。
今年年初,大连某病例次核酸检测才显出阳性,北京顺义个别密接者在隔离4天后检测出阳性都曾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xzqh/1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