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黄双环球骑行3万里劫后余生的忠告


白癜风的涂抹药 https://m-mip.39.net/pf/mipso_5897881.html

原创:(黄双)Cici双Hi骑女子

作者简介:黄双,90后的湖南姑娘。年3月开始一个人的环球单车骑行。

从美国东部横穿到西部,徒步大峡谷,也穿越了45度高温的死亡谷。

环骑大欧洲,登上阿尔卑斯雪山。

从摩洛哥开始非洲骑行,穿越撒哈拉。

在骑行中进行5次全程马拉松,3次半马。

3万公里,40个国家,她依然在路上。

明天就27了。

每次问起年龄,

国内的朋友都说,你都27了,怎么还不结婚

国外的朋友都感叹,你才27呀,还有很多事可以去做呢。

这就是文化差异。

27岁结不结婚是没有对错的事情。

我已经一个人环球骑行1年半了

有人说,神经病吗?这世界那么危险,一个人出来逞什么能?

有人说,真是太勇敢了!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样。

这就是思维差异。

是否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任何人的肯定或反对,而是因为"你的初心在那里"

我辞去了国外教师工作,就这样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有人言,没钱没结婚没工作,还不是一个社会的losr?

有人说,热血无畏的活着,不枉走这世间一遭

这就是价值差异

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因为"你喜欢",而不是因为"别人都在做"。

生活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成功也从来没有唯一的定义,当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以结婚为目的,以赚钱为成功标准,每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过得快乐时,那些你所执着到让自己烦恼的事就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你的世界越来越大。

旅行的三次成长

我想,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可以在旅行中收获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旅行是一次向内省而不只是向外看的过程;第二次,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第三次,是做自己。

1旅行是一次向内省的过程

我更喜欢"旅行"而不是"旅游"这个说法,我们常说"知行合一,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旅行,你都必然会接触不同的文化,这些客观实地的接触会让扩大我们狭隘的认知,有的人因此变得更加偏见,有的人消除了偏见,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行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行。

在国外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中国人真的都吃狗肉吗?

并且由吃狗肉的提问又引申到,你们吃蜘蛛?乌龟?熊猫?

我只好解释道,中国是有很少数地区仍然有这样的风俗,但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绝对抵制吃狗肉这一行为,而且很多人都养宠物狗,你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被报道了出来,所以你们觉得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但正是因为稀有罕见的事才会被报道,如果全中国都是这样,便早就如我们吃大米饭一样见怪不怪不会这样被特意传播开了。

这也不怪人家断章取义,很多没去过中国的人都会因为看过的某一部中国电影或某一篇报道就把它定义为整个中国的形态。比如几乎所有我遇到的非洲人都是觉得中国人全都会功夫的,因为他们只看过李小龙或者成龙的电影。

这也正如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偏见一样。

你原觉得美国人都是自大傲慢的--有一次我在教会询问露营,来自教会的一个女人不仅把我接到家里,为我煮了一顿中国饺子,还把他们的户外炉具还有满满一大箱的野外营养食品送给我。

这样暖心的事情多到不胜枚举,送给你地图和饮料的卡车司机,加油站为你做面条的工作人员,担心你露宿街头而为你付房费的陌生人,用最好的饭菜招待你的小镇夫妇,还有很多为你竖起的大拇指,鼓励你也带着Ta的梦想一起前行的过路人…

你原觉得德国人都是刻板严肃的--现在骑行的这辆车就是一对素不相识的德国夫妇为我组装的,原开始只是换一个零件,他们检修后就觉得哪里都需要换,结果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为我组装了这辆"战斗车",还在我生日那天为我点满蜡烛,做了一顿生日餐。

你原觉得法国人都是精致浪漫的--有一次我在瑞士爬雪山,在自己累的气喘吁吁时,一对法国夫妇,背上背一个1岁的娃,带着两个6岁左右的孩子从我前面轻盈的飘过。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式就是让孩子适应各种户外生存训练,童子军,野外营,带着娃骑遍欧洲,爬遍山峰,不胜枚举。

你原觉得芬兰人都是冰冷的--我跑马拉松时遇到一对来自芬兰的大爷,70多岁,跑了场马拉松,他们说,芬兰人平均每周一个马拉松,终生都在运动。

旅行的过程就是让你看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观了世界才有世界观,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可以只用一个词就来概括形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异文化来

去检查自身文化里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所以旅行,更应该是一个内省的过程。

在尼日利亚贫民窟,我去学生家里家访,10几个大人和小孩就蜷缩在臭水沟上的木板房里,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才元人民币。上课了几天的孩子突然不再来了,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去世家里需要劳动力。而去世的原因大多数买不起几十块的疟疾药。我之前常想自己"缺什么",那个时候我才想,"我有什么"。

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看着田间农作的妇女大声的歌唱,河边的青年肆无忌惮的嬉戏,新年夜的村庄里大家可以就着月光踏着泥土跳一晚上,那是我不曾有过的经历,他们仅仅是靠内心便可以满足,可是我们的满足是被物质的外衣架起来的。

很多到过非洲的人对非洲人的印象是懒惰,慢,没有抱负,吃饱了今天绝不担忧明天,没有存款,发了工资可以立即挥霍,有钱没钱都过得乐活。

可是,"成功学","梦想说",这些是我们用现代文明的标准强加给非洲的概念,非洲就是非洲,这就是它本来的样子,凭什么他们要按照我们的思维标准做才是对呢?像受惊的羚羊一样奔跑不止,被金钱如豺狼般地撵着,是现代文明强加给我们的节奏。我们喜欢非洲的,不也正是它的原始,纯粹和无忧无愁吗?我们去到国外旅行,是去"存异",而不是"求同"的,倘若真有一天世界大同了,恐怕你也觉得哪里都一样,失去旅行的必要了。

2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我有两次痛哭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那天骑行去看一个千年岩洞,半路突然下起了冰雹,周围都是田野,没有任何的遮挡物,我只好站在路旁,任乒乓球大的冰雹狠命的砸在身上。有一辆卡车经过,开走后不久却又返回来,一个大叔从里面下来,说,快上车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一个女孩被冰雹砸而我不出手相救。

他的家在一个农场,离岩洞大概10公里的地方,我让他把我放在最近的露营地就行了。

那时我的帐篷已经丢失,到了露营地又下起了很大的雨,本来打算在草坪上睡觉的计划也泡汤,我四处转了一遍,最后只发现厕所是唯一能够避风挡雨的地方,所以决定晚上就把睡袋放在地上过夜了。

正当我吃着泡面,在外面欣赏雨景的时候,大叔回来了,他一脸焦急的表情,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

我的钱包不见了!

接着他解释说,他的证件在里面,第二天要赶飞机,他在家里找了也没有看见,所以问问我有没有看见。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就像被人莫名其妙的打了一拳一样,我和他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坐在他车里不过20分钟,连他钱包长什么样都没有看见,可是此时他居然怀疑我拿了钱包!

我把单车从厕所推出来,气愤又委屈的把包倒腾在地上,整个人已经情绪崩溃到说不出话来,你看啊,你检查啊,我怎么可能拿你的钱包?

我想我再也没有一刻比那一刻更委屈了,穷和艰苦你都可以忍受,可是被人怀疑品行却是你无法容忍的。

过了一会儿,警察也来了,他们没有说什么,只是轻声问我,要不要和他们在警察办公室里坐一坐暖和平静一下。

我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仍然忍不住难受抽搐的状态,局长为我泡了一壶中国茶,端了一些饼干,又和同事打拳尽力转移我注意力逗我开心。他们只字未提钱包的事,只是安慰我,没事的,这不算什么,他们经历过更多难以承受的事情,人生就是这样。

晚上,他们把同事新买的一栋公寓让我一个人住,又送了我一个帐篷和一些茶叶。那晚,我的眼睛肿到天明,"委屈"这个词第一次如此浓烈的出现在我的人生字典里。

第二次,是在西撒哈拉。

气温常常都是高达40多度,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只能从日出骑到日落,因为没有一片阴凉地,停下来便会立刻觉得自己是重庆火锅里的粉条。

有一天中午,我突然看到了沙漠里的一栋建筑,我确定不是海市蜃楼,而且建筑上方还插了一面国旗,我当时便觉得那至少是个警察所或者政府部门,当时周围没有人,我停下来观望了一会儿,有一个穿军装的男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说他是一个军人,我可以放心去里面坐坐休息。

房子里挂了一面很大的美国国旗,他说他曾经在美国服役。看他的肤色,应该是撒哈拉以南的人,听他的口音,却判不准,因为他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夹杂着说。

他为我煮了一壶茶,递给了我面包,又给我看了一本来自全球各地的旅行者写的感谢薄,无一例外是感谢他的无偿招待,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沙漠绿洲。

他接着提议我可以当晚就在那里过夜,等第二天再走。我丝毫没有怀疑他的企图,只是觉得当时才中午,还可以骑好长一段距离,如果当晚在那里过夜,第二天还是一样的暴晒,没有本质差别。

他在我们谈话间挽留了我4-5次,等我终于准备把自行车推出去要走的那刻,他啪的一声把门反锁了!!!也只有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就这样掉入了狼窝,而之前真的就像羊羔一样对他没有起丝毫戒心。

他锁完门就朝我走来,从后面抱住我企图把我往房间里拽。我假装什么都没有觉察一样,轻松的回头对他说,你可以给我的水瓶灌满水吗?喝完水我们再去房间里休息。

他用整个身体挡住门的方向,我尽管假装镇定,可是握住水瓶的手却不住的颤抖,那一刻,房间里好像都静止的能听见我剧烈的心跳,我一边心里不住的祷告,呼喊着耶稣,一边试图寻找机会逃脱。

终于,一瓶水倒完了,在提出为我第二个水瓶续水时,我觉察到他的不耐烦,也准备采取行动了,就在那一瞬间,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水泼在他脸上,然后推开他,跑向门口,用尽最大力气去开锁。

他向我奔来死命拽着我,我一只手拼命的开锁,一只手和他抗争。终于,咔嚓一声,门开了,我把手插进门缝里,逃了出去。

他仍然继续跟着我,我转身拍下了他的照片,他才仓皇的逃走。

我报了警,警察也在1个小时后将他抓住。

第二天骑行的路上,有一辆车一直跟着我,直到半小时后在一个转盘,民警指着车里的人对我说,这是我们的人,他将对你24小时进行保护。

然后,他们一路派车跟在我的单车后面,直到毛利塔尼亚。

旅行亦如人生,我们会经历善良和伪善,欺骗和误解,会承受委屈和痛苦,会感到脆弱和无助,会在有些时候质疑人生,会在被欺骗后不再去相信,会在受伤后把自己紧闭包裹变得冷漠,会对不确定的事排斥和恐慌,会在受到打击后失去信心和希望。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也一样的会经历爱,经历人性中的美好,经历感动和关心。只是,我们要给自己打开另一扇窗的机会,生命有了裂缝,阳光才会照进来。

上帝没有忘记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爱,神的爱是永恒不变的,即便我们软弱、不足,也常常疑心、小信,神的爱也不会因此改变。

只是人的“信心”、“力量”实在过于渺小,一旦有风吹雨打过来、或是长久的祷告没有得到神的回应时,就会怀疑神的爱。“上帝真的爱我吗?”“我这么不好上帝也爱我吗?”“上帝真的不看人的行为吗?”

他的爱如同天上的太阳,纵然有乌云遮住之时,导致人肉眼不能看见,但太阳就在那里。他每一天都注视着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dqh/70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