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摆渡者第60期巴德岗梦里往世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巴德岗:梦里往世

——尼泊尔游记之二

文:芮虎

图:阿玲、芮虎

翻过了喜马拉雅山,

就到了巴德岗。

这里土地肥沃,

民风淳朴,

密布市区的神庙顶

阳光明亮。

千年的菩提树,

为过往行人遮阴。

听,那铜铃叮当,

巨大的铁钟长鸣。

在梦里的巴德岗,

撞响悠然的心灵。

往世的游走与休憩,

在哈努曼特河上。

这是千年的喜马拉雅,

佩戴的一块红色玉坠。

是我的往世,

最值得回忆的地方。

这是一个适合行吟诗人逗留的地方:处处都是美丽的建筑,朴实而真诚的笑脸,色调欢快,流水潺潺。处处有休息的长亭,可以躺在那里胡思乱想。

当我们一行四人,在导游的带领下,登上了巴德岗,就淹没在一片砖红色的尼泊尔古王朝的辉煌之中。

这边是古神庙,那边是棱圆形直冲云霄的高塔,中间是爱神庙。座座神庙都体现了尼泊尔人木雕、铜雕和石刻艺术的精华。有人说,孔雀窗是巴德岗的木雕精华;也有人说,55窗王宫才是尼瓦尔王朝宫廷艺术最集中的体现。而笔者认为,自己所看到的爱神庙,却是最真实而充满生活意味的作品。

导游小笔,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这位尼瓦尔族的小伙子,受到爱神的启迪,他16岁就结婚了。如今只有25岁,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女儿已经10岁,小儿子也5岁了。4年前小笔曾在武汉留学。回来后,成为巴德岗的一位导游。导游证号:23号。

小笔告诉我们:巴德岗的木雕之所以世界闻名,不仅仅是其雕刻艺术,同时也在于其木料的坚硬,历经多年而毫不腐朽。

巴德岗,也许是我前世生活的地方。不然,我怎么会如此熟悉呢?那位坐在宫殿前的女人,她身着典型的尼泊尔民族服装,雍容大方,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毫不躲闪。她不是年前那位国王的妃子吗?对了,说不定,当时西藏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来到这里,还与她有过一段缠绵的感情。还有那位侏儒女人,站在洗浴池畔。年前她不是也站在那里?她很熟悉的样子,对我递给她的小钞票虽然嘟着嘴巴。但是,当我看着她的眼睛说抱歉时,她却微笑着表示:没关系。

在王宫多年历史的金门前,我们和导游合影。精细雕刻装饰的金门,上面有各种人物和动物,以及花草。仅仅这一座两米多高的宫门,就已经可以成为一件毕生欣赏和研究的对象了。

金门之后,就是具有多年历史王宫的内院。王宫不大,只有三层,底层是农具仓库,二层是国王居室,三层是接待宾客之处。尼泊尔人好客,接待宾客之处要特别加以装饰。这从外面的窗户就可以看到主人的刻意。遗憾王宫内部没有对外开放,否则,就会欣赏到尼泊尔国王招待宾客的豪华空间。

这里是巴德岗的第一个广场:杜巴广场。这里王宫,神庙,橄榄塔,爱神帕苏帕提庙星罗棋布。对面就是粮仓,粮仓前长长的廊榭,是游人休憩的地方。

在王宫前面高耸的塔,上面眼镜蛇巨大的头伸向宫殿,是保佑王室的神祗。在蛇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

从杜巴广场,导游带我们穿过大街小巷,民居大院,贫穷的楼房简陋,富裕者的楼房装饰豪华,有伸出的阁楼和精雕细刻的木窗。

尼泊尔传统的民居大门都很矮小,只有1,2米左右高。原来,尼泊尔人表示对地神的尊重,只能弯腰入内。

在民居小巷里还有许多小神庙,令人流连忘返。

穿过小巷,前面就是陶器广场。这里是巴德岗的除了农业、旅游两大支柱产业的另一重要产业。陶工们专注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工作,踩着转轮,制作陶器。阳光下,圆形的陶器摆放成宏大的几何图案,蔚为壮观。

巴德岗的第二大广场,是陶马迪广场。这里的尼亚塔波神庙、拜拉弗纳特神庙和纳拉扬神庙都在几年前的地震中幸存下来。

最震撼人心的是尼亚塔波神庙。35米高的神庙,有5级平台。在高高的台阶两边,排列着五重保护者,依次为大力神、大象、雄狮、怪兽和女神。蓝天白云下,人们可以攀登到神庙高处的阳台上,俯瞰巴德岗的全景。巴德岗如一只飞鸽,飞临哈努曼特河谷。河畔绿树如茵,与尘土飞扬的加德满都相比较,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可以眺望远处深绿的喜马拉雅山以及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

导游告诉我们,每当尼泊尔新年在4月庆祝的日子,这里就是节日的庆祝中心。

从陶马迪广场,穿过大半个城市到下一个广场。中途经过一座佛教寺庙,大门临街,而佛寺的院落却清静。一座白色的圆形尖顶塔耸立在中心,僧侣们在斗室前悠然诵经。

走到巴德岗城东部中心的打塔卓雅广场,这是巴德岗最古老的广场。被称为开放的城市博物馆。这里有巴德岗最古老的比姆森神庙,浴场的喷水口,小巷里的孔雀窗,两根擎天的石柱,上面分别是保护神和狮子。

石柱下,停放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摆设了一盆绿萝。在一碧的蓝天下,铺天盖地的砖红色中,一根灰色的石柱突起在天空,神庙屋檐边装饰的红色条幅以及街上行走的尼泊尔女人的红色衣裳,特别抢眼。然而,广场下方,这辆黝黑的独轮车上,点缀一团绿色,是多么富有生命的诗意!

对于巴德岗,人们喜欢引用英国旅行家鲍威尔的话:“巴德岗,值得你飞跃大半个地球来看它。”而笔者却要说:来吧,翻过喜马拉雅山,就是巴德岗。这里值得一看!

也许,在遥远的未来,我将再次来到巴德岗。在古老的圣树下,坐在长亭里,带着那顶花帽,默默地观望过往行人,或者,与那位忧郁的妹妹,闲谈很久很久以前。

(年11月16日于翡翠居)相关阅读:摆渡者

加德满都:纳嘛四德!摆渡者

卡夫卡之城——布拉格摆渡者

东西方在这里汇合摆渡者

耶路撒冷碎片温馨提示

尊重知识产权保护,本文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转载合作请留言

芮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dqh/74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