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旅游景点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年
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旅游景点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年
历史学基础为全国统考科目,年起历史学院学术硕士专业均改为该统考科目,该科目也是年及之前中国史、世界史专业考试科目。
年~年,历史学院实行自主命题,考古学考察考古学综合、中国史考察历史学综合,世界史考察世界通史。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历史学基础总分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80分)1.中国早期历史的认识,世代从“尧舜禹汤”变为“夏商西周”,这主要由于()
A.历史真相随研究深入显现
B.对早期国家形态的差异
C.考古未曾发现夏以前文化遗存
D.司马迁依据文献失传
2.汉武帝打击地方势力措施()
A.置盐铁官
B.铸五珠钱
C.徒豪茂陵
D.什伍连坐
3.纪传体撰写的通史性著作()
A.史通
B.通志
C.通典
D.文献通考
4.意大利学者认为《马可·波罗游记》是综合当时真正经历过这些地方的商人讲述而成的畅销书,这表明()
A.作者未曾到过东方
B.内容真实可性
C.纪实文学作品
D.东西方交往
6.《天朝田亩制度》“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这反映了()
A.实现男女平等
B.实行土地私有
C.突破人民经济束缚
D.追求绝对平均
7.从年初到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这是由于()
A.共产党领导推动
B.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C.北伐胜利进军
D.国民党扶助农工政治制定
8.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规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时其数额不得超过该党部执行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这表明()
A.国民党做派力量增强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革命统一战线分化加剧
D.国民党实行“清党”
9.年,某农村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53年实行季包工制,54年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意在()
A.改变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
B.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
C.促进农业高级合作社迅猛发展
D.开启土地改革运动序幕
10.年中共十三届决定把年年改革和建设重点放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一目标包括()
A.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格
B.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C.有效定制物价上涨势头
D.确立市场配置的其基础性作用
11.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埃赫那吞写道:神啊,您是无所不能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您,但我们知道,您才是唯一真神,反映背景()
A.埃赫那吞强化了阿蒙神权
B.埃及奉行宗教宽容政策
C.法老完全控制阿蒙神权
D.埃及政教斗争异常尖锐
12.帕提亚(安息)帝国早期,希腊为官方语言之一,社会上层以精通希腊文化为荣,宫廷常上演希腊戏剧,出现的条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对地中海的征服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伯罗奔尼撒同盟成立
13.年,日本统治者防止土地荒芜,宣布“自今以后,任为私财,无论三世一生,咸悉永年莫收”。此后世人竞相垦田,势力之家,驱使百姓。贫穷之民,无假自存。据此可知当时日本()
A.律令制开始形成
B.土地私有合法化
C.寄进地系庄园发展
D.班田收授制确立
14.中世纪欧洲名言:“让我们努力经商吧;在桅杆上挂一面旗不费什么气力,再想降下来不免要付出巨大代价,连同我们的荣誉。”。秉持此理念团体()
A.克吕尼派
B.条顿骑士团
C.塔波尔派
D.汉萨同盟
15.15世纪前期,法银行家雅克·科厄尔在王廷当差,享有贵族待遇,它兄弟和儿子身居高位,女儿嫁给贵族子弟,表明()
A.王权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
B.封臣与封土彻底瓦解
C.市民阶层享有平等参政权利
D.国王拥有至高无上权威
16.近代早期、由于白银运入欧洲、引起通货、物价飞涨、史称价格革命、其背景()
A.圈地之中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英国工业革命
17.16世纪20年代,德国法西兰尼亚地区起义军制定了斗争纲领、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商税、过境税、食品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允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等等。这些主张()
A.带有资产阶级性质
B.反映诸侯统一国家要求
C.表明城市贵族统治加强
D.体现马丁·路德斗争策略
18.---年,委为瑞拉出口咖啡6万袋增加到20万袋——产品大量进口,说明()
A.经济发展走向独立
B.工业化进程被迫中断
C.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D进出口贸易态势良好
19.年,印度某精英人士写道;只存在一种共识,那就是在目前英国的危急存亡之秋,印度要与英国同舟共济。一个巨大的机会已经来临,即印度要借此机会要求在帝国内的平等地位,并证明它值得拥有这一平等地位。意在表明()
A.参战为印自治迎来机遇
B.印度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C.印度人已获得更多参政机会
D.国大党要忠实服务宗主国
20.20世纪50至80年代,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纷纷加快现代化进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措施()
A.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B.引进外贸和进口海外消费品
C.完成低关税贸易自由政策
D.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史料分析题:第21~2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丰五年六月)前世为乱者,皆无赖不逞之人。艺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节以军法,厚禄其长,使自爱重,付以生杀,寓威于阶级之间,使不得动。无赖不逞之人既聚而为兵,有以制之,无敢为非,因取其力以卫养良民,各安田里,所以太平之业定,而无叛民,自古未有及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材料二:熙宁奏对日录云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十九日上日侯叔献有言义勇上番文字必是见制置司商量来余日此事似可为恐须待年岁间议之阳叔曰今募兵未消又养上番义勇则调度尤不易余因为上言募兵之害终不可经久佥以为如此余曰今养兵虽多及用则患少以民与兵为两故也又五代祸乱之虞终未能去以此等皆本无赖奸猾之人故也
···王安石《熙宁奏对目录》
(1)宋初实行募兵制背景及实施办法?(18分)
(2)王安石对募兵制的意见及应对策略。(1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条,在协定签字后在陆地和空中停火6小时。
第二条,立即撤离所有被侵略的国家:比利时、法国、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
第十五条,废除布加勒斯特和约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第三十四条,停战期限为30天,如果需要可以延长。
···《康边森林停战协定》
材料三: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了局面,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实力。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1)分别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法德关系史的价值。(14分)
(2)概述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法德关系。(16分)
四、论述题:第23~26小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分。
(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23.论述九品中正制在门阀士族中形成的作用。
24.论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西方古典史学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25.从工业城布局的角度评述20世纪六七年代的三线建设。
26.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条件和影响。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考古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十二选十,每题10分,共分)
1.南方古猿2.孢粉分析3.郑州商城4.编钟5.兆域图
6.居延汉简
7.尼雅遗址
8.燕台山铭
9.铜雀三台
10.景教
11.大明宫
12.裴文中
二、简答题(五选四,每题25分,共分)
1.简述-殷墟发掘的背景和意义
2.简述考古类型学的作用
3.简述鼎簋制度
4.简述秦始皇陵园的平面布局
5.简述云冈石窟的开窟过程
三、论述题(三选二,每题50分,共分)
1.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分区
2.试论草原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率流上的意义
3.试述中国境内发现的粟特人遗址
历史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徙戎论
2.律令格式
3.改土归流
4.上三旗
5.《海国四说》
6.《戊戌政变记》
7.护法运动
8.三民主义
二、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关于北魏军镇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乾隆时期人口增长的表现及原因
三、简答题(4选3,每题40分,共分)
1.西汉、北宋建国之初形势异同及各自的应对方法
2.谈谈清代选秀女制度及其影响
3.晚清修铁路的利与弊
4.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
四、古代汉语(每题25分,共50分)
1.断句并翻译:摘引自刘知几:《史通》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
2.翻译
(1)古之人君於其臣也尊之信之禮貌以待之故臣不挾術以干君君亦不徇利而棄臣春秋以降主益替臣益驕於是始有倡爲刑名之學以救時之弊以尊君而抑臣者商鞅以之強秦而卒以自亾秦人用鞅之法幷天下愈益任法蒙恬李斯皆將相久任事秦以法誅之若刳羊豕然古之能尊其君未有如秦者也秦以胥史僕隸待其臣而臣於秦者亦盡頑頓無恥無有與上同休戚者商鞅之法不獨自亾而終以亾秦矣漢文寛仁待下而鼂錯以刑名進錯知帝不能盡用因請以術數敎太子葢知太子之猜忌而投其所好也天子在而自結太子錯自此見輕於太子矣吾聞以仁義治天下未聞以術數治天下
以術數者好殺而不信其臣者也——钱大昕:《潛研堂文集》
(2)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録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史失求诸野乎然而野史之弊三一曰挟郄而多诬其着人非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记琐缀録之类是也二曰轻听而多舛其人生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而遂述之若枝山野记剪胜野闻之类是也三曰好怪而多诞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人之好不核而遂书之若客坐新闻庚已编之类是也——王世贞:《弇山堂别集》
世界通史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分)
1.吠陀
2.提洛同盟
3.王政时代
4.克洛维
5.南特敕令
6.启蒙运动
7.共产党宣言
8.费尔南·布罗代尔
9.进步主义运动
10.大萧条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犹太教的兴起与影响
2.美国种族主义的起源、过程与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分)
1.希腊城邦危机的表现与原因
2.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表现与影响
3.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称科学革命不仅是单元的革命,更是科学范式的革命。科学革命的起源、内涵与影响是什么?它与改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有什么联系?
4.20世纪是全球消费主义兴起的时代,论述消费主义的起源与影响。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考古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十二选十,每题10分,共分)
1.关键柱
2.斯文·赫定
3.西域都护府
4.单于和亲
5.曾侯乙墓
6.侯马盟书
7.……
8.……
9.……
10.……
11.……
12.……
二、简答题(五选四,每题25分,共分)
1.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
2.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作用
3.辽上京城的布局特点
4.汉代冶技术的发展
5.殷墟的考古发现
三、论述题(三选二,每题50分,共分)
1.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夏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3.……
历史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谶纬
2.府兵制
3.军机处
4.秘密立储制
5.广方言馆
6.强学会
7.东方杂志
8.江桥抗战
二、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材料一
(一)史记平准书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二)汉书食货志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
(三)郑樵通志
固于当时,已有定价;如此人材,将何著述!《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斜上,以古今人物强立差等;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往往出固之胸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旁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皆固之作俑也!固之事业如此,后来史家奔走班固之不暇,何能测其浅深!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奈何诸史弃迁而用固,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
(1)对比史记与汉书对汉初形势叙述的异同
(2)评价郑樵班马优劣论
2.材料二
(一)笑林广记贪吝下饭
二子同餐,问父用何物下饭,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将壁上挂的腌鱼,望一望吃一口,这就是下饭了。”二子依法行之。忽小者叫云:“阿哥多看了一眼。”父曰:“咸杀了他。”
(二)日知录有关开中法的内容(原文未找到)
(三)顺治初、乾隆到光绪朝课盐数变化(原文未找到)
(1)材料一中贪吝通过材料二三的理解还能有怎样的新解释
(2)材料二中是一项什么制度,最后是怎样崩溃的
(3)材料三顺治到乾隆等朝盐课变化的原因光绪时盐课仍继续增长的原因
三、论述题(4选3,每题40分,共分)
1.论王与马共天下以及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涵义,并论形成原因及影响。
2.论清朝满汉关系
3.论清朝中法战争中取得陆军战场胜利的原因
4.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四、古代汉语(每题25分,共50分)
1.断句并翻译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乾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後陵遲以至於始皇天下並爭於戰國懦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六藝從此缺焉。陳涉之王也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於是孔甲為陳涉博士,卒與涉俱死陳涉起匹夫驅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滿半歲竟滅亡其事至微淺然而縉紳先生之徒負孔子禮器往委質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業積怨而發憤於陳王也
2.第二道翻译有两段,但找不到了,第一段忘了什么内容,第二段内容是对比唐朝与东汉、明朝宦官干政
世界通史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契形文字
2.荷马史诗
3.希吉拉
4.达尔文进化论
5.查士丁尼法典
6.美的奇家族
7.14世纪黑死病
8.《独立宣言》
9.美第拉家族
10.柏林墙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性质
2.20世纪西欧北美女权运动发展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分)
1.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和影响
2.中世纪后期英法的“新君主制”
3.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经济文化,生态变革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考古学综合总分缺。历史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中朝官2.神策中尉3.八旗制度4.摊丁入亩5.《孔子改制考》6.东南互保7.古史辨8.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一)材料一: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以其俗易中国之俗,以其书易中国之书,以其教易中国之教,以其居庐易中国之居庐,以其礼乐易中国之礼乐,以其文章易中国之文章,以其衣服易中国之衣服,以其饮食易中国之饮食,以其祭祀易中国之祭祀。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佛者乃说曰:天有堂,地有狱,从我游则升天堂矣,否则挤地狱。其老亦说曰:我长生之道,不死之乐(药),从我游则长生矣,否则夭死。且又有为耒耜以使人农也,为诗书以使人士也,为器材以使人工也,为货币以使人商也。臣拜乎君,弟事乎兄,幼顺乎长冠,以束乎发带,以绳乎腰履,以羁乎足妻子,以侍养宾师,以须乎奉縗麻丧泣之制,使人为哀禋祭享之位,使人为孝尔之劳也。如是,我皆无是之苦。于是人或惧之,或悦之。始有从之者,既从之也,人则曰莫尊乎君。与之抗礼,无兄以事也,无长以从也,无妻子以养也,无宾师以奉也,无发以束也,无带以绳也,无縗麻丧泣以为哀也,无禋祀祭享以为孝也。中国所为士与农工与商者,我皆坐而衣食之。我贵也如此。故其人欢然而去之也,靡然而趋之也。噫。今不离此而去彼,背中国而趋佛老者几人。或曰如此,将为之奈何?曰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则中国中国也,四夷四夷也。——石介《中国论》材料二:是张载的一篇文章,我没仔细看,大致是体现了释道儒三教合一的观点问题一:解释石介的中国观问题二:石介认为佛道文化是怎样影响中国的问题三:比较石介张载的观点(二)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岂独唐太宗,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清世祖实录》材料三: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问题一:论述唐以后专制皇权的发展问题二:举例材料三中的亡国史实三、论述题(4选3,每题40分,共分)
1.论战国秦汉时期学术与政治之关系2.论康乾盛世3.论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及特点4.论西南军阀四、古代汉语(每题25分,共50分)
(一)先解释中的词,再翻译整段
1.三十七年,楚惠王滅陳。。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民。”曰:“可移於歲。”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2.後詔三府掾屬舉謠言,滂奏刺吏、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深為民害,豈以汙簡劄哉!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滂睹時方艱,知意不行,因辭官去。(二)一段关于唐朝记注的,一段关于士的,都是繁体字,不需要断句
世界通史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埃赫那吞改革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3.布雷顿森林体系4.哥伦布大交换5.年宅地法6.伏尔泰7.索贡巡行8.汉谟拉比法典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印度种姓制度2.评价谁的沃勒斯坦世纪体系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40分~50分,共分)
1.比较希腊城邦与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异同2.论述罗马征服地中海的过程影响3.论述前后这个时间点的历史意义4.论述19~20世纪城市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影响。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考古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十二选十,每题10分,共分)
1.北京猿人
2.庙底沟文化
3.朱开沟文化
4.妇好墓
5.明堂
6.画像石
7.镇墓兽
8.鸡冠壶
9.安特生
10.走马楼竹简
11.奉先寺
12.……
二、简答(每题25分,共分)
1.过程考古与后过程考古
2.商代人殉与人牲
3.夏家店上层生计模式
4.汉长安城布局结构
三、论述(三选二,每题50分,共分)
1.从考古学角度论北方民族对中国历史之影响
2.战国铁器冶炼与使用
3.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
历史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海昏候
2.五代十国
3.李提摩太
4.袁枚
5.邮传部
6.中山舰事件
7.宋教仁
8.土司制度
二、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
材料一出自《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三代之贡、助、彻,止税田土而已。魏晋有户、调之名,有田者出租赋,有户者出布帛,田之外复有户矣。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户之外复有丁矣。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使庸、调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渴杨炎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盖十年而一值。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渴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今欲定税,须反积累以前而为之制。援田于民,以什一为则;未授之田,以二十一为则。其户口则以为出兵养兵之赋,国用自无不足,又何事于暴税乎!
何谓所税非所出之害?古者任土作贡,虽诸侯而不忍强之以其地之所无,况于小民乎!渴赋谷米,田之所自出也;赋布帛,丁之所自为也。其有纳钱者,后世随民所便,布一匹,直钱一千,输官听为九百。布直六百,输官听为五百,比之民间,反从降落。是钱之在赋,但与布帛通融而已。其田土之赋谷米,汉、唐以前未之有改也。及杨炎以户口之赋并归田土,于是布帛之折于钱者与谷米相乱,亦遂不知钱之非田赋矣。
问题1,指出文章中作者列举了哪几种古代赋税制度
问题2,作者认为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问题3,结合作者所处社会背景对其提出的赋税改革进行评价
材料二包含四个小材料
材料1,主要讲王锡侯因其著作字贯不避讳而被认为谋反处死的事~出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2,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材料3,盖自乙未以后,彼圣主所长虑却顾,坐席不暖者,独太后之废置我耳。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载湉小丑,未辨菽麦,铤而走险,固不为满洲全部计。长素乘之,投间抵隙,其言获用。故戊戌百日之政,足以书于盘盂,勒于钟鼎,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曩令制度未定,太后夭殂,南面听治,知天下之莫予毒,则所谓新政者,亦任其迁延堕坏而已。非直堕坏,长素所谓拿破仑第三新为民主,力行利民,已而夜晏伏兵,擒议员百数及知名士千数尽置于狱者,又将见诸今日。何也?满、汉两族,固莫能两大也。
材料4,主要讲孟森先生对清朝朴学的评价,认为其成就远超前儒。
问题1,材料2的作者?还有哪些名言名句?
问题2,材料1和3的社会背景和结局?
问题3,结合材料1.2对材料4的评价你的看法?
三、论述题(4选3,每题40分,共分)
1.秦汉到唐宋的中央政制体制演变及特点2.论述明清时代在全球史的地位3.甲午战争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意义4.论李大钊
四、古代汉语(共50分)
翻译1,(繁体无句读)~莒纪公生大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无礼于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曰:「今日必授。」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曰:「今日必达。」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大史克对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队。曰:『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翻译2,且善學司馬遷者莫如班彪,彪續遷書自孝武至於後漢,欲令後人之續己,如己之續遷,既無衍文,又無絕緒,世世相承,如出一手,善乎其繼志也。其書不可得而見,所可見者,元、成二帝贊耳,皆於本紀之外,別記所聞,可謂深入太史公之閫奧矣。凡左氏之有君子曰者,皆經之新意。史記之有太史公曰者,皆史之外事,不為褒貶也,間有及褒貶者,褚先生之徒雜之耳。且紀傳之中既載善惡,足為鑒戒,何必於紀傳之後更加褒貶!
翻译3,大意是康熙,雍正两朝理学家们出仕做官和对他们的评价,全是一堆人名。
世界通史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分)
1.苏美尔城邦
2.哈瓦立及派
3.幕府
4.沙皇特辖区
5.《摩奴法典》
6.克里米亚战争
7.精神分析说
8.威尔逊主义
9.芬兰化
10.孔塔多拉集团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评价《大宪章》
2.英联邦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分)
1.论述古典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历程和特征。
2.某人称:“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认识人类和认识世界。”请加以解释。
3.论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及其实践。
4.冷战时期美国同西欧关系和历程。
年专业课初试真题考古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十二选十,每题10分,共分)
1.旧石器时代2.半坡遗址3.二里头文化4.云梦秦简5.朔方郡6.神道7.裴文中8.敦煌藏经洞
9.白沙宋墓
10.……
11.……
12.……
二、简答(每题25分,共分)
1.简述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2.简述田野考古对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作用3.简述南朝墓葬拼砌砖
4.列举汉代诸侯王墓葬
三、论述(三选二,每题50分,共分)
1.试论考古学上中华文明的起源2.结合考古材料和史实论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和研究3.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和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学综合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70分)
1.法经
2.给事中
3.国子监
4.多伦会盟
5.海塞防之争
6.整理党务案
7.乡村建设派
二、材料题(每题30分,共60)
1.苏轼的一篇文章《人法并任》问题:
(1)用现代汉语说明苏轼的问题。(2)解释两句话的含义:久留不易之格;封糊誊录。(3)说说自己对解决上述问题的看法和建议。2.考的应诏统筹全局折问题:
(1)说明作者和本文的出处。(2)说明其内容和意义。
三、论述题(四选三,每题40分,共)
1.列举南北朝走向统一的关键事件,并分析北方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2.明清时期黄河治理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3.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致用“思潮
4.抗日战争前10年南京国民政府取得的经济成就
四、古代汉语(本题50分)
《野客丛书卷二》
班史事有本传不载而见于他传者。。。。
《孟子公孙丑上》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②。”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明夷待访录》
夫国祚中危,何代无之!安禄山之祸,玄宗幸蜀,,吐蕃之难,代宗幸陕;朱沘之乱,德宗幸奉天;以汴京中原四达,就使有急而形势无所阻。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向非都燕,何遽不及三宗之事乎!
世界通史总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分)
1.埃赫那吞
2.金帐汗国
3.战国大名
4.伊克特
5.因信称义
6.年欧洲革命
7.华夫脱运动
8.揭露黑幕运动
9.东南亚国家联盟
10.三边委员会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罗马共和体制衰亡的基本原因
2.简述19世纪后半期英国近东政策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分)
1.论述古希腊和中古西欧的宗教信仰的异同
2.论述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建构及意义
3.论述德日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及实践的异同
4.论述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得失
往期精彩回顾统计
招生录取统计表时间
招生录取时间表
初试
考研初试分数线复试
考研复试分数线
政策
研究生奖助政策报考
学科专业设置表
真题
考研初试真题集书目
考研复习参考书
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lyjd/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