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水电港航法语翻译采访录
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水电港航法语翻译采访录
写在前面
在港航公司的非洲项目上,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很年轻,大部分都是女孩子,他们每个人都会多门外语,去过很多国家,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也和工程人员一样,一扎非洲就是好多年,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就是港航公司的年轻、可爱的法语翻译。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到了国际工程部3名资深法语翻译——张金明、于健、张翠翠,给大家介绍一些她们当年在非洲工作时候的有趣经历。
PS:因这三个女孩都曾在毛里塔尼亚工作过,而且都在非洲工作4年以上,当年人力资源部内部开会时候为了方便称呼,私底下给她们起了一个爱称——“SHE·毛塔三首席”。
采访内容
小编:当初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公司和来到公司的?
张金明:我是通过公司在我们学校的宣讲了解的,后来参加面试签约的。
于健:得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张金明,我是参加工作后她帮我引荐来的港航。
张翠翠:我是在招聘网站上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随后来应聘。
小编:你们在非洲一共待过几年,都去过哪些国家?
张金明:4年半,年12月回国的。我去过马里和毛里塔尼亚。
于健:我也是4年半,年回国的。常驻马里、毛里塔尼亚,出差多哥,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
张翠翠:共6年,年去的,年10月份回国。我先后去过阿尔及利亚,马里,喀麦隆,卢旺达,布隆迪,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其中布隆迪和摩洛哥属于短期出差。
小编:刚踏上非洲大陆是什么感觉?和在学校时候预想一样么?
张金明:刚下飞机的那一刻,还真是被吓到了,想象中闷热的感觉一下就冲上头了,我还记得憋了几秒钟的气。不过出去机场就完全和想得不一样了,道路两边都是绿树,空气清新,汽车开在笔直的道路上,一眼望不到头,心理充满好奇。本来还以为会到处都是黄沙,怎么好像来到了热带雨林。
于健:去的第一个非洲国家是阿尔及利亚,地中海的风一瞬间把我吹回了大连,和在旅顺海边的味道一样,水泥路面挺干净的,和我想得不太像。
张翠翠:去非洲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印象中的非洲也是黑皮肤、炎热、战乱、饥饿的代名词,不过我比较幸运,接触的第一个国家是阿尔及利亚。当时,我独自一个人踏上去非洲的旅途,十个小时的航班没有陪同。走出机场的那一刹那,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激动,唯一的想法便是“这么好,也算是非洲吗?”
小编:在非洲你们应当都去过很多城市,这些城市里面哪个印象最深?
张金明:马里的塞古。有好吃的地方我就会印象深。塞古有很多很多的法国人每年都到这里旅游,当地也有很多法国人开的餐厅,餐厅装饰的就和欧洲常见的花园一样,在这么美的环境下饱餐一顿,那是相当惬意呀。
于健:努瓦克肖特,因为我在那里生活的最久,也是见过的最破的首都。在这里可以遇到驴车和你飙车,并且你会发现被超车。张翠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看完《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后,我去卢旺达的想法更加坚定。想去看看大屠杀20年后的卢旺达,变成了什么样子。基加利特别安全,晚上散步,即便是一个人也丝毫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类似中国的昆明,虽然临近赤道,但是海拔较高,比较凉爽,花草繁茂,是个多彩的城市。还有卢旺达实行禁塑令,非常干净,我们出国之前通常会用塑料薄膜将行李箱打包,到达卢旺达以后,出机场之前,需要把塑料薄膜全部拆掉,才被放行。卢旺达政府廉洁、高效,每周工作45小时。
小编:非洲当地都有什么民俗习惯和节日?
张金明:穆斯林的斋月(LafêtedeRamadan),在斋月除了老人和小孩,人们白天是不可以进食和喝水的,必须要在太阳下山之后才可以开餐,所以人们就进入白天不吃不喝,晚上吃到爆的状态。另外,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每天都要向安拉祷告五次,不论你干什么,都要暂时停止,洗手洗脸做好准备,开始祷告。
于健:他们的斋月开始和结束都以新月牙的出现为准,所以第二天上不上班大家前一天都不知道,于是乎,我们也跟着一起盼月亮。还有毛里塔尼亚新娘出嫁的时候披的是黑纱,暗喻与家人分离的低落心情,女子以胖为美,从小狂喝骆驼奶。
小编:当地不同人群的语言有很大区别吧,用法语交流会有障碍么?
张金明:当地的确有很多不一样的语言,甚至相互之间都听不懂,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说简单的法语。
于健:没上过学的一般都说当地语,马里说班巴拉,毛里塔尼亚说哈桑尼亚,塞内加尔说乌尔夫。四年下来我练得一口流利非洲法语。
张翠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造成的。比如,在阿尔及利亚,当地人会将“r”音发成“l”。他们经常会在法语中夹杂着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当地土语等。交流障碍倒是不会,习惯适应就好了。
小编:你们在那里主要工作是负责什么?
张金明:主要负责会议翻译啊,往来信函、合同、技术文件等的翻译,以及现场翻译、领导陪同翻译等。
张翠翠:还有协助经理处理各种对外关系。
小编:工作中遇到最大困扰是什么?
张金明:当地人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不一样啊。最明显就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可能是做这件事情我要很有把握能够做好,才会去跟你申请,但是当地人就很习惯先把自己的能力夸大,找你拿下工作,然后遇到问题完成不了就来跟你诉苦,然后还厚着脸皮要钱。
于健:是的,当地人的逻辑,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张翠翠:他们工作效率普遍较低,缺乏时间观念和信用意识,我又是个急性子,对此也是非常的无奈。
小编:生活中有没有会遇到难解决的麻烦?
张金明:也没有什么麻烦。可悲是除了超市,没有地方shopping。
于健:我们办事处化粪池总是没多长时间就满了。张翠翠:我还好,没什么太难解决的,小麻烦都可以克服。
小编:那有什么令你们开心的事情?
张金明:在那边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各种新鲜的经历见闻,你可以看到各种在国内动物园才能见到的动物,可以吃到特色的当地小吃,比如路边的烤羊肉。生病了还有关心你的黑人和白人会介绍他们的土方法给你治病,他们抓到野兔还会烤好与你分享。
于健:天蓝,空气好。张翠翠:开心的事情太多了,不过最最开心肯定是当回国机票定下的时候。
小编:大多数人都说非洲有些地方很危险,你们有没有遇到过?
张金明:年马里政变的时候我就在马里,当时项目上安排提早准备了充足的物资,不让大家外出,还请宪兵队安排了几人守护营地。因为大家都聚在一起,心里就没那么害怕了,而且我作为翻译能随时和宪兵队保持联系,及时获得信息,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于健:我没有亲身遇到过,听到的太多了。
张翠翠:毛塔相对安全的,没有遇到过。不过在喀麦隆我听说某个项目营地曾遇到一次抢劫,损失一些现金和电脑。
小编:如果过年不能回家,在项目上是怎么过节的?
张金明:项目会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大家边看春晚边包饺子,放鞭炮。说到放鞭炮,还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记得是年过年时候,我们在营地里兴高采烈的放鞭炮,结果附近宪兵队高级军官急匆匆的来营地找我,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是枪炮声呢,还一脸严肃告诉我们以后再有这种庆祝活动一定要提前通知他们。
于健:由于时差原因都是中午看春晚。第一次春节在马里和同事们一起聚餐很热闹,第二次在毛塔代表处只有三个人,第三次在马里出差,大年三十整个上午都在和业主开会,开完了赶回营地路上车胎还爆了。
张翠翠:项目上的春节,一般都是放假休息、集体出去游玩、聚餐。
小编:非洲有什么国内吃不到的美食?有没有令你们流连忘返的餐厅?
张金明:终于问到我的强项。有西班牙海鲜饭、home-made提拉米苏、couscous、法棍做的三明治等等。好几家至今怀念的餐厅,马里塞古的auberge,里面的pizza特别好吃,毛塔努瓦迪布的意大利餐厅和西班牙餐厅的海鲜饭百吃不厌,还有各种冰淇淋、蛋糕。
于健:有马里的芒果,多哥的白菠萝,毛里塔尼亚的龙虾。这里的披萨都是薄皮和足量的芝士,咱们国内的披萨比起来也就只能算是个打卤馕,强烈推荐毛塔一家叫cupcake的蛋糕店。张翠翠:油炸芭蕉片,还有一些我都叫不上名字,例如在喀麦隆我吃到某种树叶,挺神奇的。
小编:工作忙完一般都做些什么,有什么娱乐项目?
张金明:看电影、遛狗、钓鱼。和同事在一起最好玩儿的项目就是聚餐。大家一起采购材料、洗菜、做饭然后边吃边侃大山。还有就是去海边捡海虹、抓螃蟹。
于健:在营地主要是招猫逗狗,在办事处主要是做饭和收看中国文艺。人多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包包子、饺子。张翠翠:我一般都是看电影、电视剧啊(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海边散步等。
小编:挺好奇,你们都养过什么动物?
张金明:有很多,如小狗、乌龟、山羊、螃蟹、鱼啊。
于健:我散养了五只猫,两只乌龟。张翠翠:我不养,把自己养好就行啦,哈哈。
小编:那么,在国外你们最爱说的一句话会是什么?
张金明:C’estlavie.(这就是生活)。工作累的时候,无奈感慨一下,这就是生活。吃到好吃的,就开心的不得了,这才是生活!碰到奇葩的业主大叔刁难,各种不爽的时候,也只能叹口气说,这就是生活。
于健:阿一西八(韩语)*∩_∩*
张翠翠:除了问候或客气的话之外,就是“在中国,我们怎样怎样”。
小编:还有什么好玩事情与大家分享的?
张金明:有一次路过一家装修高大上的店面,外面的广告牌上是黑人美女穿着婚纱的照片,我以为是一家婚纱影楼,就想去看看,想着给自己留一套当地风格的婚纱照也不错。于是让司机带我们进去问问,结果还没等我们走进去,司机就被老板娘给教训着红着脸出来了,我们才知道那是个高级理发店,只接待女宾来化妆、做头发,男士是禁止入内的。(脸黑也看不出来红哈,反正我们腼腆的小司机阿布当时是很不好意思的。)
张翠翠:在喀麦隆的时候,有一次,我穿着裤子和小西装去总统府,被保安拦在外面,理由是,我没穿裙子。后来才知道,在喀麦隆去总统府或部级单位,女士需穿及脚长裙,以表示对男士的尊重。喀麦隆有两种结婚证,一种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一种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证。还有,在阿尔及利亚我被野猫咬了,医院打狂犬疫苗,血清,破伤风,消炎针等,享受到阿尔及利亚的免费医疗,没花一分钱。
小编:在非洲这些年对你们最大的影响和改变是什么?
张金明:我觉着是变得自信、乐观了。在非洲,你就是大家的嘴巴和耳朵,你需要勇敢的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跟各方面沟通、谈判,你永远不可以说我不行、我不会。另外我们比非洲人民的生活好太多了,他们都可以那么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于健:借助一句英语歌词:Whatdoesn’tkillyoumakeyoustronger.I’mstrongernow.
张翠翠:简单概括是开拓了视野,锤炼了性格,增加了阅历,锻炼了能力。
小编:在国外会想家么?是什么支撑着你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
张金明:当然会想家啊。不过项目上的同事都很友好,尤其女孩子更是被照顾,有家人般温暖,思乡之情就好缓解了。而且每天都有新发现,生活充满新鲜感,好多事情在国内真的不会有机会体验的,充实愉快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另外,当时还有同事兼男朋友陪伴和照顾我,妈妈都放心,哈哈。
于健:会想家。不过还是义无反顾的要出国,因为我在国内买不起房。张翠翠:首先,我热爱翻译工作,在非洲工作,能实现自身价值。其次,国外项目上的氛围很好,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第三,工资收入比国内高,这点是止痛剂。
小编:给未来奔赴非洲工作的大学生们几点建议吧。
张金明:把到非洲工作当作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体验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记得多拷一些电视剧、电影、小说带着,非洲网速确实不很给力。
于健:做好防晒,带个日记本,别总惦记回国,既来之,则安之。张翠翠: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远离喧嚣,深入非洲,倒是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好好利用吧。
小编: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话?
张金明:不后悔一毕业就到非洲的决定,那么多的经历真的是在国内一辈子都不会有。用一身衣服去换黑工手里西瓜大的芒果,傍晚跟着当地人听着简陋的音响一块儿跳舞,参加市政厅的“豪华”新年晚宴,坐雅马哈在大海上驰骋……
于健:相信我,去非洲很值得。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学妹快来靠拢~张翠翠:希望港航公司能走进更多非洲国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人物介绍
1、张金明,28岁,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英复语
2、于健,28岁,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英复语
3、张翠翠,28岁,山东师范大学,法语专业
编辑:张东辉
——THEEND——
以员工视角走入港航
有HR陪伴见证成长
拿起笔
让更多人看到你的精彩
投稿邮箱:
qq.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