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新商务周刊推出对外经济合作专刊,专访
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新商务周刊推出对外经济合作专刊,专访
加大“走出去”政策支持推动境外产业园建设
宁夏着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陈生荣
《新商务周刊》记者任欢
“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宁夏通过跨国收购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组建境外销售中心和联络处,扩大劳务派遣,拓展境外工程承包等举措,使对外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去产能不是单纯地关停,将富余的优势产能转移出去是更好的选择。
近年来,正是本着这样一种视野和格局,宁夏不断完善对外投资合作机制,加大“走出去”政策支持,推动境外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全区对外经济合作的形式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宁夏企业“蛇吞象”跨国收购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宁夏全区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规模不断扩大。境外直接投资额已由年的0.5亿美元增长到年的7.5亿美元,“走出去”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由年的38家发展至如今的家,遍及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投资领域更为多元化,由当初主要倚重产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及跨国收购并购多领域发展;“走出去”境外投资国别和地区日益广泛,投资目的地由最初的我国香港地区和法国、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发展到刚果(金)、乌干达、毛里塔尼亚、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曼、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宁夏的羊绒龙头企业中银绒业作为宁夏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企业。在与美国、日本等国经历了长期磨合、对接后,实现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年,中银绒业投资万英镑收购了世界知名的羊绒纱线生产商——英国邓肯纱厂,年又以万英镑收购了邓肯纱厂土地所有权。邓肯纱厂拥有多年的纺纱历史,中银绒业副总经理马峰介绍道:“通过这次收购,我们获得了国际最先进的纱染技术、国际知名的纱线品牌以及欧洲的销售网络,为公司今后境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滩头阵地。”
中银绒业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
从年至年期间,中银绒业分别在日本、柬埔寨、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设立了纺织品加工企业、销售公司以及专卖店等。最直接的好处是,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实力,提高了利润水平。“中银绒业“走出去”战略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有助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销售网络渠道建设经验,完善境外营销布局。”马峰告诉记者。
宁夏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丝路明珠”
近年来,宁夏不断创新境外产业园的合作模式,加大政策落实,强化协调推动,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且联合东部发达省区的优势资源,借助央企龙头带动作用,建立“走出去”产业联盟,持续推动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中国—毛里塔尼亚海洋综合产业园建设,带动宁夏的商品、品牌、技术、服务出口。
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合作的梯次推进,宁夏逐步站在了开放的前沿。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和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同时被纳入年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动建设的20个国家产能合作示范区,成为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项目,标志着宁夏境外产业园建设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近年来,宁夏不断涌现出一批“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主导”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它们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闪耀的“明珠”。
通过中国、阿曼两国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的启动建设,成为目前单一国家入驻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的最大项目。
产业园规划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投资亿美金,用地亩,用工人。项目涉及包括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电子商务等9个领域。分为重工业区、轻工业综合区、五星级酒店旅游区。预计入驻项目35个,包括原油冶炼、建筑材料生产等重工业项目,以及太阳能光伏、物流、汽车组装等轻工业项目,还有培训中心、医院等配套设施。目的是促进中阿两国产能合作,有望通过5年建设初具规模。
宁夏政协原副主席解孟林说:“建设中阿产业园是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需要,既有利于新常态下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转移优势富余产能,也有利于助力阿拉伯国家发展工业,摆脱经济结构单一的格局。”
年,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产能合作项目正式确定,并被纳入宁夏着力打造的重点境外合作项目。年8月,中国和沙特双方签署了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由朱拜勒和延布皇家委员会、沙特阿美集团、银川育成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工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以支持沙特工业化进程、吸引中国企业赴沙特投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阿曼杜库姆港
“鼓励和吸引中国企业到沙特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和沙特产能合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杰说,一方面沙特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辐射中东和北非地区,且沙特经济转型所需要的产业正是中国的优势领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增添了新动能。另一方面,中国高质量产能输出有利于沙特实现其“愿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多元化战略目标。
年8月23日,中沙合资公司股东协议在沙特吉达两国高级别委员会会议期间正式签约,标志着中沙产能合作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按照双方设想,中国企业特别发展区包括3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和2平方公里的生活区。其中,工业区是无固定边界的概念区,按照吉赞经济城目前的总体规划,根据引进项目确定中资企业的选址,在30平方公里用地范围内享受中国企业特别发展区的相关优惠政策。生活区由中方统一规划建设,为中资企业提供生活配套服务。”马杰告诉记者。
目前,已经建成和基本建成的项目有阿美石油公司的炼油厂项目、发电厂、港口和一个年产万吨的炼钢厂。
中埃·曼凯纺织产业园的运营主体是宁夏曼凯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马耀进先生在广州有近20年从事服装外贸的经验。在国内服装外贸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他决心到埃及投资建立一家纺织产业园整合国内纺织行业生产能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埃及工贸部长塔里克·卡比勒先生对曼凯公司的项目非常感兴趣,邀请曼凯公司能够尽快组织一个大型的考察团到埃及考察,针对项目进行下一步的商讨。
年1月,曼凯公司与埃及政府正式签订了土地购买协议,项目计划用7年的时间分5期建成。1期已经与25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园区将于年4月正式开工。
产业园重点孵化6大产业链体系,包括:以服装布料、辅助材料生产制造为主的供应体系;以鞋帽箱包材料生产制造为主的供应体系;以服装研发制造为主的生产体系;以鞋帽箱包研发制造为主的生产体系;以仓储物流配送为主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以服装鞋帽箱包产品出口为主的外贸销售体系。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额超百亿元,年创税收上亿元,解决就业16万人。最终目标打造“中东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生产基地”。
宁夏锋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基金核心发起人正式签署出资意向协议,并与迪拜批发城签署了土地使用协议,标志着中国阿联酋(迪拜)食品工业园项目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锋创基金董事长张宏翼告诉记者,工业园涵盖印刷包装、冷链、仓储物流、肉食的屠宰加工以及食品加工等各个环节。
“这个项目开创了两个创新,一个是在项目初期就完成了资金募集,避免了大多数产业园会遇到的资金紧缺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合作方式,就是产能募集。目前,我们正在面向各细分行业有富余产能、有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且在国内具有完整销售体系的优势企业进行产能募集。这些企业以产能投入基金,既是项目的投资人,同时也是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者。”张宏翼说,已经有十几家企业与工业园达成了合作意向。工业园将于年下半年正式开工,计划用18个月完成园区建设。
除此之外,中国毛里塔尼亚海洋综合产业园也成为中阿博览会的又一落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可解决毛塔南部海域渔船接驳靠岸,促进海洋资源上岸交易、加工、出口,并将为毛里塔尼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境外销售中心和联络处助推外经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宁夏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合作日益广泛,迫切需要能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的机构提供服务。在宁夏商务厅的积极推动下,依托宁夏“走出去”的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先后在马来西亚、阿联酋、乌干达、俄罗斯、沙特、美国、日本、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建立了9家境外销售中心(以下简称“销售中心”)和4家商务经贸事务联络处(以下简称“联络处”)。
宁夏的第一家境外销售中心和联络处于年在马来西亚成立,“宁夏销售中心和联络处为双边经贸交流合作、项目洽谈对接提供服务,为宁夏企业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外企来宁投资提供服务。同时,销售中心和联络处密切与驻外经商参处、商协会联系,掌握所在国政治、法律、市场、劳工政策法规,为“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投资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并为推荐本地企业与所在国及周边国家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为引入境外企业来宁投资做出了积极贡献。”宁夏商务厅外经处副处长肖永刚说。
马来西亚是“汤瓶八诊”董事长杨华祥的第三故乡,在他积极的助推下,马来西亚联络处先后协助宁夏商务厅、博览局、卫计委、医科大开展境外考察、经贸合作活动。帮助宁夏大地循环发展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橡胶原料基地。
中银绒业闽宁针织厂
香港是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宁夏驻香港联络处先后促成宁夏早康枸杞、百瑞源、中国商业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与中豪香港达成合作协议,协助完成宁夏政府5个以上代表团境外商务考察、项目对接;推动近40家酒庄携多款葡萄酒参第9、10、11届香港国际美酒展,协助完成在香港成立“中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香港商会”。
经统计,~年,宁夏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4%,宁夏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4%。年宁夏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5亿美元,承包工程营业额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数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境外销售中心和联络处提供服务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扩大劳务外派规模带动增收富民
近年来,为了推动宁夏企业在非洲、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合作等业务。宁夏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组成联合体,承揽境外工程,与大型央企、民企合作,扩大劳务外派规模,促进贫困地区脱贫富民。
年,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跨越国门承接了赞比亚KKkV输变电项目,由此迈出了海外施工的第一步。受惠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先后签订赞比亚MMkV输变电线路,安哥拉万吨/年原油加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巴基斯坦贾母绍罗(JAMSHORO)kV输电线路配套kV开关站及变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泰国大唐国际NPP5A1×98MW汽轮发电机组总承包项目、NPSPP91×35MW汽轮发电机项目技术咨询服务等项目。
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与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严格执行项目标准,推动属地化管理模式,投标了巴基斯坦国家输变电公司金额为1.96亿人民币巴基斯坦贾母绍罗(JAMSHORO)kV输电线路配套kV开关站及变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此项目为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海外首个EPC联合体项目,对公司的发展和业务领域拓展有积极作用,为公司进一步进军海外市场,拓展EPC工程承包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宁夏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起到了带头作用。”宁夏电建国际公司副总经理丁志翔告诉记者。
宁夏伊建国际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自3年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向也门、埃及、阿联酋、乌干达、赞比亚、贝宁、尼日利亚、安哥拉、苏丹、日本等20多个国家派遣用工人员近万人。
伊建国际总经理何万亮说,每一批外输人员在出国前都会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比如专业技能、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当地的风土人情等。这些学员在国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各个方面的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中银绒业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纺织品有限公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中东和非洲这些地区的工程项目大多都是中国的央企承揽的,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些企业对外建设的项目也逐步增多,对用工的需求也随之加大。”何万亮说。
此外,伊建国际作为宁夏建工集团的对外窗口单位,还积极参与国家援外项目的建设,完成了塞拉利昂体育馆维修、纳米比亚儿童活动中心建设、赞比亚政府楼群建设以及贝宁体育馆维修等项目。
《新商务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