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2017中阿旅游论坛一带一路与国际
当前位置: 毛里塔尼亚 > 人口民族 > 2017中阿旅游论坛一带一路与国际
编者按
9月4日,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埃及旅游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在宁夏银川开幕。来自埃及、马来西亚、阿联酋、法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4个省市区的位旅游部门官员和旅行商等旅游业界人士齐聚银川,共商旅游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旅游合作主旨交流环节,特邀全国知名旅游专家、文化学者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旅游领域如何深度合作展开深度对话。本文根据对话现场实录整理而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旅游合作主旨交流
特邀主持:孙小荣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
咨询委员会委员
特邀嘉宾:张辉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特邀嘉宾:王琪延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特邀嘉宾:刘家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特邀嘉宾:李绍先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
研究院院长
孙小荣: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来宁夏主持论坛,感到非常荣幸!昨天金砖国家会议在厦门开幕,我们今天相聚在美丽的银川,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我想可以称之为“银砖会议”,希望今天各位专家能够展开深度交流。既然是“银砖会议”,作为主持人我先来抛砖引玉。
今天论坛的主旨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合作。数千年来,这个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区域连接着欧亚,伴随着朝圣者、军队、牧人和商人旅行的足迹,伴随着交易的进行、思想的交流,相互的适应和不断的提炼,这里一直是世界发展的轴心。
“一带一路”的倡议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常识,今天纵横交错的新交通干线,将中国与欧洲、里海、高加索山脉、波斯湾和东南亚各个国家连接在一起,追随的正是当年那些带着货物和信仰四处奔波的旅行者和圣贤者的足迹,可以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出现了最早的国际一体化。
今天,旅游者出游的范围更加广,旅行的频率更高,旅行的理由更多,世界游客正在用自己的脚步创建着新的文明。
近年来,宁夏在旅游业创新发展方面有很多值得点赞和称道的地方,尤其是在“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外交”方面作出了很多突出的贡献。众所周知,宁夏是第二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宁夏视察时,亲身体验了宁夏在全域旅游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也可以说是赞叹——“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这让我想起年,邓小平同志在黄山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讲话”,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大幕,是“起步宣言”。习近平总书记的“宁夏讲话”,可以说是中国旅游业的“中兴宣言”,代表了中国旅游的两个发展阶段。宁夏把旅游行业提出的“全域旅游”推到了国家先进发展理念的高度,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旅游的行业自信、产业自信和事业自信。
宁夏提出了“有个景区叫宁夏”的全域旅游时代的口号,开创了全景、全时、全民、全业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如今全国已有7个省,个市县区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应该感谢宁夏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天在座的除了海外的嘉宾,还有很多各个地方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的代表,我们应该一起为宁夏旅游做出的贡献鼓掌!
中阿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包括此时此刻我们进行的对话,都是宁夏经过持续的努力在旅游外交层面搭建的交流平台,并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国际化交流的品牌化平台。
中阿博览会已立足宁夏,辐射中国,走向世界。年中阿博览会首次走出国门,在埃及开罗举办,标志着“单年在宁夏举办,双年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的办会机制正式启动,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先行先通、互联互享的明星活动,影响巨大,成效显著。
此外,宁夏还举办过第七届海峡两岸旅游圆桌会议、中美旅游领导高峰会议等活动,国家旅游局领导曾赞誉:“台湾海峡两岸圆桌会办了这么多届,宁夏办的这次会是最具特色、最富成效的一次会议”。
今年7月,宁夏与海南两个最先确立的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携手举办“山与海的对话”,开启了中国旅游南北跨区合作交流的新气象和新格局。
这些成果都充分显示了宁夏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魄力。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采风和体验活动中会亲身感受到宁夏全域发展的成果以及全民发展旅游的热情。
我说了这么多铺垫,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议题。今天的议题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旅游领域如何深度合作;一个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共同发展,为宁夏入境游能够提供哪些新机遇和新经验。
下面我把时间交给专家,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旅游领域如何深度合作。旅游在国际合作中有着先行先通的优势,最大的驱动是人们想通过旅行体验未知世界,或者说是世界差异的需求。
李绍先院长对宁夏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都深有研究,请李院长分析一下,宁夏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中有哪些独特性和差异性,宁夏对于世界的独特吸引力有哪些?
李绍先:宁夏在“一带一路”开展旅游合作方面,我认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个是平台的优势。宁夏致力于中阿合作,迄今已经是七年。从年开始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到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中阿博览会,宁夏通过中阿博览会这个平台的建设,使其成为中阿合作的一个大平台,也是“一带一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把宁夏的知名度大大地提升起来。
因为我长期研究中东,研究阿拉伯世界,五年前知道中国有宁夏的阿拉伯人极少,外国人第一次来中国,一般都是到北京、上海、广州,现在因为有平台,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第一次到中国会到宁夏来。
通过旅行商大会,宁夏在旅游方面的开拓有了很实际的进展。我看到一个最新数字,今年上半年,宁夏旅游的收支比年上半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百分之九十四点几,这是显而易见的成绩。通过平台大大地提高宁夏的知名度,我认为国内的其他省区没有这个独特的优势。
第二个是通道的优势。近年来宁夏通道建设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银川机场有通向迪拜的直飞航班,通过和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能够有效地利用航空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网络。去年宁夏开通了直通中亚的货运班列,未来还将开通和中东国家的国际班列。现在,通过中阿合作的平台、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宁夏对外通道迅速地发展起来。
同时宁夏对内的通道建设也有长足的发展。这里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也有正在建设中的银川通向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高铁……通道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银川、宁夏和阿拉伯世界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促推着宁夏与沿线国家旅游业的大力开展。
第三个是合作优势。宁夏毕竟是个小省区,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六百多万人口,尽管现在讲全域旅游,但也难以让阿拉伯人或是其他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只待在宁夏,这个吸引力也不现实。因此,宁夏也在开展和相邻省区、北京、上海等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说,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朋友来到中国以后,他们会去北京、上海,也会来宁夏,并把宁夏作为整个中国旅行中很重要的一站。从以上方面来看,宁夏的优势正越来越突显,谢谢!
孙小荣:感谢李院长!李院长刚才说了三个方面:一个是宁夏借中阿博览会这个平台提高了世界知名度,让人们知道有塞上江南宁夏这样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第二个是宁夏大交通优势,提高了宁夏跟其他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便利性以及游客的进入性;第三个是宁夏要基于自身,也是要跳出自身积极大整合,这也是今天举办论坛、召开中阿博览会,中阿旅行大会这样一个现实选择。宁夏要更多地融入到大的潮流、大的趋势跟大的区域发展和环境当中,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谢谢李院长。
旅游被称为“民间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论述中也一再讲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旅游局有先行先通的功能,只有旅游人口流动交流起来,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加的频繁和密切。下面我想问一下张辉老师,您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应该为“民相亲”创造出怎样的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旅游领域的深度合作,谢谢!
张辉:“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以后,“五通”其中就有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特别是旅游先行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到位,为什么这样讲呢?
第一个层面,我们看“一带一路”这个空间概念。现在评价一个地区的资源吸引力有三个很重要的元素: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现在世界上,无论是文化旅游还是自然旅游,都是围绕这三大块来进行的。
在“一带一路”沿线方面,我们做了统计,世界文化遗产占到世界总数的74%,自然保护区大概占到世界的53%,自然遗产占到世界的34%。也就是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理应成为世界重要的现行旅游目的地。
第二个层面,我们看“一带一路”跨越了世界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同时还跨越了东西方文化带,又是世界四大宗教的发源地。从旅游角度,亚太和欧洲还是世界两个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从经济体验上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该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所以,我认为下一步“民心相通”首先要靠大国推动。因为大国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有强大的供给能力,通过大国推动来使“一带一路”火起来。“一带一路”之上应该是以城市为接点,建立城市的联盟。可以在上海经合组织框架下,也可以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框架下,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合作联盟,通过联盟形成多边、双边的市场互换和客源互换的公司,应该让它动起来。这一次宁夏和埃及,实际上就是两个地区、两个城市之间的互动。如果互动很频繁的话,流动也会很大的。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在沿线的旅游互换可以达到2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目前还没有做到。
第二个建议,能否在国家层面为推动旅游的便利化做点事情。现在“一带一路”旅游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想的规模呢?不是说它的资源不好,不是说旅游者对那个地区不向往,关键是在旅游的便利化。
我们和一些国家、一些旅游发达地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出入境问题、签证问题……因为旅游是一个市场的行为,如果签证的便利化、政策的便利化、设施和服务的便利化这些都做不好的话,光靠政府去推动也是难以进行的。
所以我想,应该是从顶层设计,然后在联盟的平台上形成便利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人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肯定是中国公民向往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埃及金字塔
孙小荣:谢谢张老师!张老师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也是中国发起并已经影响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平台。他刚才提了一个建议,希望通过上海经合组织或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构来推动民间的交流与交往,包括旅游行业与企业界的交流与交往。
据我了解,中阿之间除了搭建平台的会议会展,形成了这样一种机制之外,已经有了深度的项目合作。宁夏与沙特、阿曼、埃及、约旦、毛里塔尼亚等国家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今天进行了新一轮的合作签约,宁夏与国际合作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的前景。这不仅是宁夏对外开放、推动中阿合作的切实举措,也是“一带一路”旅游带建设项目的落地,我想请王琪延教授分享一下,中阿之间如何更好地以“旅游流”带动“全要素流”,深化国际合作,构建融合发展的格局。
王琪延:好,谢谢主持人。首先解释一下“全要素”,这是经济学术语。实际上,人、钱、物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全要素,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就更加广泛了。
我讲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旅游是带动全要素流通的先导。为什么?因为你得先让我去认识你、了解你,了解你的自然环境怎么样,人文环境怎么样,社会环境好不好,只有让我了解了、信任你,我才会跟你合作,所以这是一个观点。旅游是一个先导,作用非常大。
第二个观点,旅游是人的流动。我到那儿去投资,去就业,或是你来我们这来投资来就业,这是由旅游带来的人员的流动,之后紧跟着就是贸易。你的东西、我的东西咱俩互补交流这就是国际贸易,然后咱们要开办企业,投资……这就是我们讲的旅游,它是人的流动。
第三个观点是一个专业术语,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水平分工,通常讲一般的贸易就是产品贸易,比如说宁夏有枸杞,您那儿有什么,咱交换,这是水平分工。现在的国际贸易当中,资本是一种深度的合作,垂直分工。做一个产品可能这一半儿在埃及做,另一半儿在宁夏做,也可以是产业链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给宁夏点个赞,为什么?因为宁夏和沙特签订了协议成立了中沙工业园,跟阿曼也签订了合同,成立中国产业园区,“一带一路”先导部队已经进来了。我提个建议,“一带一路”是由我国政府倡导的,政府的作用非常大,因为他的动员能力很强,这是中国特色。除了政府之外,民间还要有一些社会组织来推动,刚才张辉老师也在讲,还有一个国际组织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在我看来,旅游、体育、娱乐的民间交流更重要,所以我想倡导一下。未来是光明的,宁夏一定会越走越好,谢谢!
沙特阿拉伯·麦地那
孙小荣:谢谢王教授!之所以说“一带一路旅游先行”,就是因为旅游的覆盖面广、关联度高、带动性大。就像王教授说的,只有人流动起来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服务,有服务才能形成产业链,才能有投资进去,旅游的综合性带动效应能够呈现出来,这是旅游在“一带一路”方面能够作出的贡献和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小合唱而是大合唱。我认为旅游发展既要有大合唱也要有小独奏,旅游的差异性是旅游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我想问一下刘家明博士,“一带一路”旅游的建设如何处理好或者如何平衡好这种“大与小”的关系,谢谢!
刘家明:感谢主持人!近几年,宁夏已经成为全国旅游的明星,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