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荒原上的希望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注:这篇文章写于年冬,作者时任华为人报编辑。

前两天,这段话刷爆了朋友圈:

详见《华为是谁》纪录短片第一集登陆BBC

很多人说华为是突然崛起实际上它历经了30年的持续奋斗和磨砺

很多人说华为有洪荒之力实际上这只是一群普通人的脚踏实地

这篇文章,是年的时候,华为人报编辑Grace在塔吉克斯坦采访时写下的。让我们此刻再来重温一下,什么叫持续奋斗和磨砺,什么叫一群普通人的脚踏实地吧。

塔吉克斯坦,对我来说,是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陌生国度,脑海中实在没有印象,这会是怎样一个国家。初到乌兹别克代表处,见到的每个人都说:要想采访艰苦地区,一定要去邻边的塔吉克看看,这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艰苦”,究竟什么样的环境算得上艰苦,海外的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战斗的,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过去亲眼看看。在乌兹办完签证,周五中午,我们终于踏上了去塔吉克的路途。

从塔什干出发,一出塔什干的市中心,周围就开始越来越冷清,说实话,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一个很穷的国度,在它的首都塔什干,我都没有看到过一个像样的商场或建筑,这个国家的首都就象是中国穷困地区的一个小镇。越走越荒凉,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边境,没有房子,没有人迹,没有树林,甚至没有山丘,这里就是边境,这边的办事效率也是奇低,就我们四人,不到两百米的距离,出境和入塔吉克边境我们花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塔吉克的边境管理真是松散,不仅没有X光扫描,所有包都没有检查。进入塔境,走过一段土路,出了大铁门,有位带着雷锋帽,矮矮礅礅的当地土人朝我们走过来,这就是塔吉克代表处长期合租的本地司机,司机友好地冲我们打招呼,还说了“你好”,然后提起行李向停车场走去,在一片空白的黄土地上,停着一辆我从没见过的破车,不知道是什么型号,好象是前苏联的伏尔加,也没有安全带,车窗摇摇晃晃地一开车就象要掉下来,整一个字形容,“破”,坐着这辆摇摇晃晃的破车,我们踏上了去塔吉克首都杜尚别的征程。我们先是去一个叫HOJENT的小城市,这是从塔什干到杜尚别的必经之地,听本地员工说,在前苏联时期,列宁曾给HOJENT亲自命名:Leninabad,我们需要在那里乘飞机到杜尚别,我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还有飞机,这个国家还不太穷嘛。从边境到机场的路途,那真是透骨的荒凉,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情景,一望无边的荒野,荒野的边际是层层的荒丘,感觉就像是沙漠里的沙丘,荒丘的远方,又是一片没有边际的荒山,真不明白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会如此荒凉。荒野中的烈日灼灼逼人,紧跟着我们小小的车,虽然现在是最寒冷的冬日,外面的气温并不是非常高,但太阳太猛烈了,所以坐在车内,就象到了七月的吐鲁番,可以想象这里的夏天是多么的酷热,从车窗望出去,远处的山丘象被一层灼热的红云所笼罩,不自觉地想起了火焰山。灼人的骄阳始终照耀着我们的脸,眼睛都睁不开,司机很潇洒地从车的不知什么地方掏出了一幅墨镜,用手擦了擦,带上了,真是让我羡慕极了。一个半小时穿梭在荒原中,才抵达机场,机场的安检同样松散,检查到一半,检查官不知道有什么事还出去了一趟,后面来的人就都直接过了安全门,有时报警器也拼命响,不过好象没人理会,我们上了专用的机场巴士,来到一架看上去油乎乎的飞机前面,我真是傻了眼了,这架飞机不仅小,而且破,型号是安24,听说是前苏联被淘汰的。进了机舱,真象进了一个汽配厂,浓浓的机油味,破旧的座位,陈旧的机舱,也没有座位号,真象是修理场一辆被遗弃的破车。一位穿着有些象前苏联风格制服的空姐站在机舱旁,感觉她有些邋遢,衣服也是油乎乎的,头发也是乱七八糟。我数了数,飞机还不算小,有两个舱,三十排座位,总共还有一百八十个位子呢。后来周一返回时坐了EY-才知道什么是又小又破的飞机了,不到五十人的坐位,连安全指引卡都没有,一启动摇摇晃晃,机窗都在抖,就象我们来时坐的小破车。这台比较起来还真是台大飞机呢。说实话,心里有些害怕,想起几天前的尼日尼亚空难,唉,只能随遇而安,这时候只能什么都不想,在位子上坐定后,我们闭目养神了,在飞机的轰鸣中,机窗的抖动中,我们安全地渡过了四十分钟旅程,可怕的是这边的人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不断有人在飞机上打手机呢。好不容易才安全抵达了目的地杜尚别。

杜尚别是塔吉克的首都,因为几年前的内战,塔吉克经济和各项设施非常滞后,这个国家,只有棉花,没有任何工业,从前苏联独立出来后,政局的不稳定,加上经济的滞后,让这个国家已经穷到骨子里了。听说代表处初建时正是塔吉克刚结束内战,百废待兴之时,当时街上还能听到砰砰的枪声。这儿什么都缺,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房子。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国度,也没有象总部那样的行政平台支撑,代表处的几位兄弟一边做市场,一边忙维护,一边做行政,亲手一砖一瓦将平台搭建起来了。我们来的时候,这儿已经是面目全新了,他们刚刚租了三间大的HOUSE,让员工尽量集中住在一起,办公室也租了一间三层楼的大房子,托使馆和商务处从国内供置了各项设备,现在基本上都配套了,这个国家很奇怪,虽然很穷,但物价还是飞高,什么都贵,一顿饭是七个索马里,相当于15块人民币呢。这儿的硬设施外表看上去虽然还不错,但这个国家的能源供应非常弱,一天不是停电就是停水。后来的几天,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干活没几分钟,就停电,听说长久以来,一直这样。冬天天黑得早,但下午的灯光犹如萤光烛火,摇摇晃晃,灯泡忽明忽暗,估计电脑的寿命都要锐减好几年。电压不足最大的麻烦就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这个盆地国家,夏天平均温度将近四十度,而冬天十二月份的晚上只有几度,暖气设备完成是前苏联时期留下供摆设的,空调和电暖气也使不上劲,因为电压不足,房东将空调遥控器都没收了。所以乌兹代表处的人提到塔吉克,就两个字的印象:太冷,其实说冷,我在的几天,这边始终还是零上的温度,俄罗斯已经零下十度,可是人家莫斯科,到哪里都有暖气,只要不在室外长呆,是没有任何寒冷的感觉的,而在塔吉克,除了正午太阳比较猛,在室内感觉有些温暖,其它时间都是阴森森,透骨的凉,晚上睡觉更是哆哆嗦嗦,热水供应更甭说了,时有时无。我到三个HOUSE里看了看,张铁岩他们宿舍每天到下午就开始停水,只能找个盆接些水备用冲洗手间,冲凉是没有可能。听说现在还能用到一些干净水,刚开始的时候,水笼头里面放出来的全是褐色的水还会跑出一些不知名的虫子。我住的那个宾馆在当地算是好的了,开笼头放水还是混浊的呢,只能买瓶装水,也不知是否真的干净些。这是因为内战将水厂被炸了,一直没有修复,因为内战,放射源也被弄了出来,这边的水里多少还有些辐射。可能是因为用水不洁,这边一不小心就会感染上痢疾,现在代表处在一家中餐馆长期包饭了,有时会自己做,只要在外面吃,十有八九会拉肚子,食物中毒。代表处最早的老员工陈指明说,有一次他吃完饭,肚子疼得冒冷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当时是周日,崔俭高打电话找他,电话就在离床一米的桌上,就这点距离,他硬是挪不过去。现在代表处在国内买了净水器,所以代表处办公区内的水是放心水。

大家都说我们来的机会不巧,没有赶上感受一下地震,上一次巴基斯坦大地震的时候,这里也明显感觉到,在郭福勤的宿舍里,他们还带我们参观了地震留下的伤痕,一个已经没有了镜子的梳妆台,这面镜子就是那次震中被震碎的,前几天又刚发生了一次,对于塔吉克的员工来说,地震已是家常便饭,这里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地震多发区,对于如何防震,大家也是各有心得,但我看只是说说而已。陈明告诉我,前两天晚上发生地震时,大约是夜里两点多钟,睡得朦朦胧胧的时候,他感觉到床在摇晃,心里想可能是发生地震了,还考虑到了一下要不要站到外面的院子里,但太困了,觉得震得不是很厉害,又冷就又裹紧了被子,到了三点多钟,摇晃停止了,就继续睡着了。有时候他们也会上网查找一些关于地震和自救的措施,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安全意识这一块,我们的员工还不是很强烈,因此身处其中,而且经常发生,可能就麻痹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处的兄弟们强烈推荐我们看一下这一大特色:电车换轨。这儿的电车比较落后,在不同的路口后面必然跟着一个人,提着长长的杆子,将电车的两根辫子换轨,在街口,我目睹了一下,车后的梯子上爬着一个人,手拿着杆子,说时迟,那时快,过路口时,只看那人迅速地将铁辫子拽下来,电花飞闪间,车已经呼啸而过,有时候,人是跟着车后面,边跑边搭线,还真有意思,我看见一次,车跑太快,车后的人跟不上,一下子没搭上,车就嘎然停了。

就在这样一个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有的国家,我们的员工将华为的机站搬到了塔吉克全国各地。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帮助当地最大的运营商巴比伦电信从小到大,从塔吉克最小的运营商,短短两年时间成长为塔吉克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说起巴比伦,几年前还只是一家卖电脑的小公司,年底,巴比伦开始进入电信行业,当时华为在塔吉克市场没有拓展开,投入也不足,当时竞标,我们失败。然而,因为巴比伦的特点,它是一家私营公司,面对其它国有大公司,竞争非常大。当年那一单,友商六月份到货,但因种种原因,友商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到年底还未开通,这给客户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我们当时在塔吉克的另一个项目,八月份到的货,九月底就开通了。这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没多久在西方的一次大型通讯展,通过这个展会,客户对华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为了生存,客户决定跟华为合作。在这一点上,公司的品牌非常重要,没有公司的品牌,客户是没有机会认识到华为,没有公司早先在品牌上下的功夫,任谁来做这个荒漠似的市场,都很困难。同时公司在整个独联体地区部成熟的平台建设也给市场市场带来了机会。我们的平台本地化程度非常好,特别是用服这一块,我们随时可以从塔什干,从格鲁吉亚,甚至从莫斯科寻求支持,调动本地员工过来,毕竟语言上有差异,这几个地区的本地员工和塔吉克在语言上一致,沟通流畅,能很快解决问题,而友商,虽然很早进入塔吉克市场,而且投入很大,但在支持这一块没有本地员工,基本都是中方员工,沟通和响应速度完全没有优势。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塔吉克取得制胜的一个关键法宝。用服的本地化和用服的吃苦精神,一切为客户的服务意识,为我们的品牌带来了成功的希望,我们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现场指导,还定期组织培训,帮客户培养了一批批专家。发挥这些优势,我们在塔吉克一点一点地寻求突破,如今,我们在塔吉克的市场也已是小有成就,特别自豪的是,我们的客户,特别是巴比伦,在与我们的合作中,也一天一天成长起来,仅一年的功夫,巴比伦就已成长为塔吉克最大的一家移动运营商。现在巴比伦移动产品就有15万登记用户,而第二大运营商才7万用户,由于是私营公司,生存压力大,资金有限,巴比伦从不做广告,靠的就是口碑,用户都是主动入网,而且非常忠诚,很少退网。这也有我们华为产品的功劳。

现在塔吉克整个电信行业形成一种模式,巴比伦做什么,其它运营商常常是尾随其后。

年11月30号,就在签巴比伦最大合同的时候,又遇上停水停电,大家一个礼拜都没有水用,只能买瓶装水,一个礼拜没有冲凉洗脸、刷牙,当时零下十几度,吃饭都找不到地方,挤在一个小平房里,硬是将所有工作完成,把单子签了下来。

正和大家谈话间,经商处打来电话,提醒代表处最近要注意安全,又有一批东突可能会在当地针对中国人搞一些恐怖活动,老陈笑着说,不要怕,这是例行的,经商处还帮代表处搞了几根电棍防身,当地人还是对中国人很友好的。

海外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特别是在这样的落后国家,出去又不太安全,语言又不通,又没有什么娱乐,大家只好自娱自乐,在一起打打球,踢踢球,而且在塔吉克养成了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尽量规律。大家笑着说,就当到海外来疗养,毕竟这里的空气质量比国内好得多。在海外,如果生病了,又没有人照顾,又没有医疗条件,生病了只会让自己难受,让家人担心,给公司增添麻烦,医院就是锻炼身体,只有将身体锻炼好了,才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公司负责。所以老陈现在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坚持跑半小时步,平时多运动,多走路,他还要求代表处的其它小伙子也一定要保证一日三餐定点就餐。

看着这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听着他们娓娓道来,眼见着太阳的光芒从地平线上发射开来,洒满金黄的山丘,仿佛看见这荒原上升起了华为的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rdmz/73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