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23.html要说霸权这事情,得先说明这霸权其实都是有范围限定的,有的是地区霸权,有的是海上霸权,有的是殖民地霸权,后来还有金融霸权的说法。既然是霸权,那必定有霸道的一面,就是这霸权必须有武力支撑,才能叫做霸权,你不服,不服就打你,这才能称之为霸权。说凡事咱们商量着办,您不同意咱就不办了,那就叫民主协商了。
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可能只有英美先后得到过。既然说是世界霸权,自然您的势力范围要遍布五大洲吧,除了欧洲,亚非拉和南北美洲,您的“长臂管辖”能够够得着,才能算您多少有那么点世界霸权的范儿了。以这个为世界霸权的入门条件,大概葡萄牙,西班牙,再加一个荷兰,可能先后都达过标,都享受过从各大洲往回运战利品的快乐。
最初的世界范围的霸权,是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而来的,而地理大发现,则是伴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而来的,自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葡萄牙迅速跟进,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年占领巴西,年击败穆斯林舰队确立了印度洋霸权,年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不过西班牙迅速迎头赶上,年西班牙征服了除葡萄牙所属的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又迅速在中美洲发展殖民地。之后西班牙又征服菲律宾,夺取北非突尼斯,甚至兼并了葡萄牙王国及其海外殖民地,西班牙的舰队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号称“无敌舰队”风头一时无人能出其右,西班牙的霸权达到了顶峰。
可英国不服气呀,她要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年英国打败无敌舰队,初步夺得了大西洋航线的控制权。
打败了西班牙,还有个对手,海上强国荷兰呢,-,英国与荷兰打了三次,迫使荷兰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海上贸易的优势确立。这《航海条例》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海上贸易垄断,与英国及其殖民地来往贸易,必须用英国的船,英国的船长,英国船员必须占很大比例。借着这《航海条例》英国的海军力量就迅速膨胀起来了。
英国要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敌手,这就是法国,从年起,法国就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年英国又和法国打了几次,战胜法国后,才最终确立起海上和殖民霸权。
英国霸权建立之后,也不消停,时时受到挑战。年,拿破仑宣布封锁不列颠群岛,-年在北美的美英战争,最严重的威胁当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英帝国都凭借其武力和外交努力,纵横捭阖摆平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维持了她的霸主地位。按丘吉尔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英国的地位上升到了她前所未有的最高点。”
巴黎和会四巨头
其实,一战结束之后,世界霸主的桂冠已经悄然从大英帝国的头上滑落了,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局者迷,英国的政要们还没有勇气正视这个现实。但他们又无法回避战后的巴黎和会由美国主导的事实。国际联盟也是基于美国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而成立。由于美国参议院没有批准加入国联,留给大英帝国幻想的空间,一战后二战前这段时间,英国的霸主荣耀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这个在外人看来霸主桂冠移交的自然过程,从美国的角度看,可能就有些刻意的嫌疑了。这可以从美国介入一战的时间点看出端倪。美国是在一战爆发大约快满三年时才投入战争的。年4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决议。这是一个什么时间点呢?年3月8日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3月15日沙皇退位,俄国维持的东线崩溃了,德奥在东线的兵力迅速车运西线。如果这时美国再不投入反对德奥的战争,那协约国估计就撑不住了。丘吉尔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参战,是协约国在一战胜利的三大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然他没忘了说英国的参战也是三大因素之一。
美国人说,德国在年4月宣布了无限制潜艇战,威胁了美国航船的安全,这才导致了美国的参战。这在时间顺序上,符合逻辑。但不要忘了,德国的潜艇在年就击沉了卢西塔尼亚号,造成人死亡,其中有人是美国人。但那时美国忍了,没有出手。
面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和会上以指导者的口吻引导会议走向,丘吉尔不禁牢骚满腹,他说,如果美国人在年8月4日就像德奥宣战,世界原不会陷入这场灾难;如果卢西塔尼亚号沉没之后美国就进入战争,就会明了设法阻止罗马尼亚加入中欧帝国的选择是多么正确;甚至美国在战争爆发两年后加入协约国,他们原可以随意地与日本对中国的山东及对中国做出总的安排。注意!这里提到中国了,“随意”二字暴露了丘吉尔的殖民主义心态。不能否认,美国总统威尔逊比起英国领导人来说,还是倾向于反对日本对青岛和中国东北的侵占的。
?
总而言之,丘吉尔以一战爆发;一战爆发后一年;一战爆发后两年作为美国应该选择参战的三个时间点,来指责美国没有及时参战,从而没有资格在战后和会上指手画脚,他说,站在岸上,就没有资格当评判员。
威尔逊带回美国的国联方案,没有被美国参议院批准,这导致了美国缺席这个世界组织,也反映出美国国内对于美国在一战结束后,要不要出头,要不要当世界霸主有两种不同意见。结果美国选择了韬光养晦,暂时不称霸。后来事实证明,美国参议院的决定是明智的。在二战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没有条约约束,没有国联的义务,再一次处于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的有利位置,再一次被英国视为救星。
美国宣战前,罗斯福和丘吉
对于英国,二战比一战更危急,德军的空袭把战火烧到了大不列颠,担任战时首相的丘吉尔深知不能不求助于美国,不能不奉美国为盟主了。美国宣战后,丘吉尔几次恳求美国总统在参加三巨头会议时,顺路先访问伦敦,均被罗斯福,还有后来的杜鲁门以不愿让苏联误解为理由峻拒了。如此说来,这时英国的地位不仅居于美国之下了,还不如苏联了。
美国重施一战故智,没有在第一时间参加战争,她是在年底,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之后,才对日本对德国宣战的。顺便提一下,中国在一战和二战,都是紧随美国而宣战的,一战美国在4月宣战,中国北洋政府在8月宣战,二战时,美国在珍珠港被之后,年12月8日对日宣战,中国国民政府在12月9日对日宣战,不能不说我们也是择机而动,也都站对了队。
二战之后,美国当之无愧地当上了“班长”,把世界看成一个班级的说法,最早来自于美国共和党人霍里斯,他说,在威尔逊总统眼里,世界像是一个班级,为首的教师是王子。在他看来美国的地位应该比班长还要高才对。美国这个班长不仅赢得了海上霸权,也赢得了美元霸权。
美国取得全球霸权地位的道路和方法,值得深思,他不是从敌国手里夺取的,而是从盟友手中取得的。但是那些敌国都是潜在的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她帮助维护霸权的英国打败了那些潜在的争夺者,英国把桂冠拱手送给了她。
二战后美国取得霸权地位可以说是瓜熟蒂落,实至名归。这霸权地位的背后还是综合国力的支撑,美国人一战之后,引而不发,弃名位而不取,继续韬光养晦,是美国人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不用猴急猴急地去争。而英国呢,一战后尚不服气,二战后就心服口服了。由于美国人本也多是五月花号的后代,英国人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世界桂冠的转移,无论怎么说,就从这北美十三州的血缘关系来说,美国她也应当是英国霸主地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老唐游记
随意随心,高兴就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yacar.com/ddqh/7505.html